|《梵像卷》——云南史上最牛描工张胜温,留下一卷天南瑰宝

公元12世纪初 , 在宋朝的都城汴京(今开封) , 张择端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被后世称为“神品画作”的《清明上河图》 。 画卷全长528.7厘米 , 宽24.8厘米 , 绢本设色 , 生动描画了汴京繁荣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 成为中国古代巅峰画作的重要代表之一 , 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知名度 。 展开画卷 , 900年前的市井风貌让人一览无余 , 宛如穿越历史时空回到北宋 。
无独有偶 。
在《清明上河图》问世之后 , 与张择端同一时代的另一位张姓云南人也在案前夙夜不懈 , 最终完成了堪与《清明上河图》相比肩的另一幅传世神品画作——《梵像卷》 , 他就是云南历史上的伟大画家张胜温 。
虽然《梵像卷》的知名度不如《清明上河图》那么高 , 但如果将两幅作品做对比后会发现 , 张胜温的绘画水平不但一点不输给张择端 , 而且《梵像卷》的长度是《清明上河图》长度的三倍有余 , 堪称气势恢宏 , 说它是云南古代绘画的巅峰之作也不为过 。
|《梵像卷》——云南史上最牛描工张胜温,留下一卷天南瑰宝
本文图片

《梵像卷》局部
云南史上最牛描工
在《清明上河图》的题跋中 , 有后人题写的85个字 , 是目前世上唯一留存的对张择端的记载 。 虽然字不多 , 但我们大体得知张择端是北宋山东东武人 , 幼年游学京师 , 后学习绘画 , 宋徽宗时在翰林图画院供职 。
同样 , 《梵像卷》的作者是谁 , 我们也是通过题跋得知 。 作品完成后 , 作者曾请当时的名僧妙光和尚作跋 。 妙光在跋里写下了“描工张胜温” 。 这5个字道出了作者的职务与名字 , 而且是关于张胜温生平的唯一记录 , 此外再无任何线索 , 让人颇感遗憾 。
值得玩味的是 , 妙光说张胜温是“描工” , 这等于说他是“画匠” , 而非“画家” , 这个描述对于张胜温来说显然有些苛刻 , 字里行间透露出张胜温并不像张择端那样 , 拥有宫廷画师那样傲人的履历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 只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 。
俗话说 , 高手在民间 。 张胜温便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 。 《梵像卷》(又称《张胜温画卷》)全长1635.5厘米 , 宽30.4厘米 , 纸本设色 。 据专家考证 , 画卷创作大致应在1173-1176年间 , 也就是《清明上河图》问世半个世纪后 。 后代名家在评价《梵像卷》时 , 有的说“神慕张吴之遗风 , 怜武氏之美迹者”;有的说“虽顾虎头、李伯时辈亦可与颉颃者矣” 。
以上提到的张、吴、武、顾、李五位 , 分别是南梁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故事的主人公)、唐代画家吴道子(代表作《天王送子图》)、宋代画家武宗元(代表作《朝元仙仗图》)、东晋画家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和宋代画家李公麟(代表作《维摩诘像》) 。 这五位均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极高地位 。 张胜温虽为名不见经传的一个描工 , 但在行家眼里 , 他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却与众多名家血脉相连 , 并不遑多让 , 可以说 , 张胜温不但绝对配得上“画家”这一称号 , 而且堪称“云南史上最牛描工” 。
|《梵像卷》——云南史上最牛描工张胜温,留下一卷天南瑰宝
本文图片

《梵像卷》局部
传奇的传世经历
《梵像卷》的传世经历也颇为传奇 。 在妙光和尚之后 , 第二个给该画卷作跋之人是明初著名学者宋濂 。 宋濂的跋文提到 , 《梵像卷》被南京天界寺东山禅师德泰所收购 , 但画卷在何时、又因何原因从云南辗转流入江南 , 已经无从查考 。 东山禅师去世后 , 画卷一度不知所终 。 明永乐年间时 , 东山禅师的弟子偶然得到了《梵像卷》的消息并以重金购回 , 藏于宁波慧灯寺中 。 1449年 , 慧灯寺遭遇水患 , 洪水暴涨 , 画卷受水浸渍 , 原来的装裱脱落 。 僧人及时对其进行抢救保护 , 采用册页形式重装 , 避免了彻底被毁的厄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