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哲学家|快,把我的甜点端上来!——《随园食单》与《厨房里的哲学家》对读

厨房里的哲学家|快,把我的甜点端上来!——《随园食单》与《厨房里的哲学家》对读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博闻强识的英国人约翰逊博士说 , “我很在意我的肚子 , 我认为不关心肚子的人也不会关心别的事情 。 ”和约翰逊博士同时代的袁枚 , 料想也同意他的观点 。 在《随园食单》开篇 , 袁枚引《诗经》言“笾豆有践”来褒奖周公 , 意思与约翰逊其实差不多:周公能把杂七杂八的食物器皿摆放得整整齐齐 , 自然也就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
袁枚生活在乾隆朝 , 虽早早卸下官职 , 但由于当时江南经济发达 , 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名声和经济头脑 , 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 。 晚年完成的《随园食单》 , 是长期优渥生活的产物 , 亦为窥测清代康乾时期江南繁华的竹管瓠瓢 。 比如 , 书里说 , 鹿肉“鲜嫩在獐肉之上” , 獐肉虽“不如鹿肉之活 , 而细腻过之”;说腌干的果子狸 , “用米泔水泡一日”后 , 更比火腿“嫩而肥”;说煨五十只麻雀 , 上桌的只是“雀胸、头肉” , “甘鲜异常” 。 书中许多菜品 , 从甲鱼、蚶肉、蛏干等水产 , 到各色豆腐菜蔬 , 和《红楼梦》里王熙凤向刘姥姥介绍的“得十来只鸡来配他”的茄鲞一样 , 也都得和鸡汤搭配 , 或煨或滚 。
生长于太平繁华之世的袁枚广交宾朋 , 出席过各色客厅和宴会 。 “每食于某氏而饱 , 必使家厨往彼灶觚 , 执弟子之礼 。 四十年来 , 颇集众美” , 因此有了《随园食单》 。 这是袁枚风流雅聚后精挑细选的食单 , 也是清代鼎盛时期的微观记录 。 十九世纪下半叶 , 法国汉学家于雅乐把袁枚诗歌译介进入法语世界 , 在介绍袁枚时 , 亦专门论及《随园食单》的精彩 , 称袁枚为“中国的布里亚-萨瓦里” 。 这个称呼 , 抓人眼球 , 袁枚因此在西方世界人气大增 。
这位让·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里 , 出生于法国东部 , 比袁枚小十四岁 , 做过律师 , 当过市长 。 法国大革命期间 , 他曾流亡美国 , 靠教法语和拉小提琴为生 。 他去世前出版了Physiologie du Gout一书 , 从此 , “布里亚-萨瓦里”成为西方饮食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名字之一 。 此书初版至今 , 再版、译本不断 。 比如 , 当代美国著名饮食作家M· K· 费雪虽不是第一位英译者 , 却贡献了最重要的英译本 。 《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她不仅是在翻译 , 也是与它展开对话 。
这本书目前有两个中译本 。 台湾的译本沿袭了原名:“味觉生理学”;大陆的译本则意译为“厨房里的哲学家” 。 作者开篇就说 , 自己关注宴饮之乐已久 , 宴饮涉及的知识 , 决非止于烹饪而已:“这项研究工作的兴致使我勉为其难地充当起了化学家、医生和生理学家的角色 , 有时甚至还小打小闹地扮一把专家学者 。 ”布里亚-萨瓦里喜欢就此与科学家讨论 , “我最乐于与他们为伍” 。 “味觉生理学”之名凸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首先 , 确立美食学的理论基础 , 以便使其自立于科学之林;其次 , 为美食学给出定义 , 并且据此区分饕餮与饮食的关系 , 其中暧昧常常令人迷惑 。 ”布里亚-萨瓦里喜欢的作家多为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先锋 , 比如伏尔泰、卢梭、费奈隆、布封等 , 其论说也多借力于当时的思想潮流与时尚 。
该书第一部分“美食冥想学”里 , 作者试图把饮食的不同侧面 , 置于理性之光下检视 , 比如“论感觉”“论味觉”“论美食学”“论食欲”“论口渴”“论消化”等等 , 一言以蔽之 , 全书最大的特色 , 就是以全副武装的近代科学的头脑 , 来探讨堂前灶下的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