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获悉 , 丰子恺创作于1942年的画作《梁上燕 轻罗扇 好风又落桃花片》近日入藏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 并将于今年5月浙大125周年校庆展“求是墨韵——‘浙大先生’书画展”中向公众展出 。 这幅珍贵的丰子恺画作为浙大西迁校友后代捐赠 , 见证了原收藏者与丰子恺先生的一段情缘 。
据浙大校友总会介绍 , 近日 , 浙江大学收到一位浙大西迁校友后代的来信 。 来信人表示愿意无偿捐赠父亲生前珍藏数十年的一幅丰子恺画作《梁上燕 轻罗扇 好风又落桃花片》 , 献礼浙江大学125周年华诞 。 4月24日 , 画作捐赠仪式于西安举行 。
文章图片
《梁上燕 轻罗扇 好风又落桃花片》 丰子恺
文章图片
丰子恺伏案作画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史上杰出的大家 , 在漫画、书法、翻译等各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 先后出版的书法和画集、散文著作、美术理论和音乐理论著作等共达160部以上 , 其中《护生画集》为其代表性画集 。
丰子恺也是浙大西迁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 。 1939年到1942年 , 丰子恺追随西迁中的浙江大学辗转迁移 , 先后执教于广西宜山和贵州遵义 , 为浙大师生讲授艺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等课程 。
据画作捐赠者吴浔文先生介绍 , 其父吴兆祥于1939年就读浙江大学 , 抗战时期 , 随浙大西迁几经转辗来到贵州遵义 。 随着江西老家沦陷 , 家中经济来源中断只好勤工俭学 , 吴兆祥校友与时任浙大艺术指导的丰子恺先生偶然相识 , 并担任了丰子恺先生次子丰元草的家教 , 一来二往 , 吴兆祥校友与丰子恺先生渐渐成为忘年之交 。 1942年的落花时节 , 吴兆祥辅导完丰元草功课后 , 丰子恺先生兴致勃勃创作《梁上燕 轻罗扇 好风又落桃花片》一画并馈赠给他 。 在吴浔文先生脑海里 , 父亲一生都将此画视若珍宝 , 精心收藏数十年 , 仿佛有关父亲的记忆中 , 这幅画是自然而不可或缺的存在 。
文章图片
吴浔文父亲吴兆祥就读于浙江大学期间的学生成绩簿
吴浔文先生回忆到 , 父亲将此画精心装裱保存 , 从不轻易示人 。 但在动荡的岁月 , 这幅画差点遗失 , 幸好失而复得 。 父亲于1983年在《西安晚报》上投稿《丰子恺的一幅遗画》 , 文章中介绍了该画的出处 , 并诚挚地写下 “百思不敢独爱 , 现公之以为爱好者共赏” 。 “父亲深深地懂得 , 丰子恺先生是大众的 , 他的画也是大众的 , ’百思不敢独爱 , 现公之以为爱好者共赏’是父亲的遗愿 。 ”吴浔文说 。
文章图片
1983年《西安晚报》《丰子恺的一幅遗画》一文
吴浔文先生表示 , 父亲吴兆祥一生最为骄傲的是成为了浙大人 。 这幅缘起浙大西迁、历经八十年时代变迁的珍贵画作终于回到父亲心心念念的母校浙江大学 , 让浙大师生、社会公众能够一睹丰子恺先生在学校西迁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画作 , 共同见证特殊年代中浙大师生结下的一段善缘 。 这是儿女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 更体现了他们对完成父亲遗愿所感到的莫大欣慰和对浙大学子殷殷的期望 。
- 丰子恺|为什么学画?
- 外孙|丰子恺外孙宋雪君讲述一代漫画大师的处世哲学
- 礼堂|新学堂
- 丰子恺|名家的上海足迹|陕西路的绿荫里,曾有一座日月楼
- |昌乐:创作非遗作品 为疫情防控“逆行者”加油
- 饭粒|丰子恺讲的故事
- 群众艺术馆|河北举办冬奥主题非遗作品展
- 丰子恺|作为音乐家的丰子恺
- 扎扎&波伏娃生前未公开小说遗作《形影不离》中文版出版
- 丰子恺#“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啥意思?祖宗总结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