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平远与留白

中国古代的绘画与诗歌可以在时空中产生融通 。 绘画通过构图以及散点透视的空间转移 , 在视觉转换中激发人的诗意感受 。 诗歌通过词汇的描述、意象的叠加 , 让人在主观想象中营造体验感 。 人类的情感发生及共鸣 , 依靠的都是形象思维 。 那么诗人与画家是如何通过构建形象来传递情感呢?
王维是位诗人 , 善画者作诗 , 对空间的描述和处理 , 自然会受到绘画的影响 , 他的诗就给人极强的画面感 。 “林疏远村出 , 野旷寒山静”“远树带行客 , 孤城当落晖”“山静泉逾响 , 松高枝转疏” , 每句诗都是一幅层次递进的山水画 。 《新唐书·王维传》中有关于其在绘画方面构图的描述:“画思入神 , 至山水平远 , 云势石色 , 绘工以为天机所到 , 学者不及也 。 ”其中说到他作画善用平远的构图方式 。
再来看其《田园乐七首》中的这句:“山下孤烟远村 , 天边独树高原” , 每个词都是一个简单的意象 , 诗人用白描手法将这些词并列在一起 , 让人脑海中出现了一幅疏朗高远的奇妙图画 。 词与词之间不加任何形容修饰 , 给读者想象空间 , 让读者自己构造出一幅山水画 。 “山下”是近景 , 有孤烟、远村 , “天边”是远景 , 有独树、高原 , 画面上出现了平远的层次 。 同时 , 这种只运用名词 , 在意象上跨越式的组合 , 省略了关联部分 , 与绘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诗歌通过文字组合搭建立体想象 , 绘画则是通过透视关系营造空间效果 。 倪瓒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 , 逐渐形成的“一河两岸”三段式风格 , 也是典型的平远特征 。 在近景、远景淡墨渴笔的皴擦中 , 画面显得十分淡雅、高洁 。 两岸之间的水面 , 不着一丝墨色 , 便是画面的留白 , 此间蕴含了作者隐而未发却又让人遐想的意境 。
然而 , 这样的构图终究流于程式化 , 笔触的起伏还不能让意象充分流露 , 为了能更完美地表达出思想感情 , 题画诗就起到补充的作用 。 倪瓒在《雨后空林图》上题了一首七绝:“雨后空林生白烟 , 山中处处有流泉 。 因寻陆羽幽栖去 , 独听钟声思罔然 。 ”画面仿佛已然成了背景 , 作者通过诗文向大家讲述一个故事 。 他在雨后的山中寻找茶圣陆羽的隐居之所 , 却没有找到 , 只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 心中升起怅然若失的感觉 。 因为诗词在意象上的延展 , 画面被注入生机 , 更加生动起来 。
【平远|平远与留白】图画是静态的 , 铺陈着意象的底色;诗歌是变化的 , 催生了无尽的想象 。 在诗与画的搭配当中 , 随着读者不同的解读 , 便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