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同代人写同代人有自己的优势 , 那么作为共和国同龄人的梁晓声写“80后” , 则多了一些“审美距离” 。 “‘70末’‘80后’作家写同代人或多或少有顽主气质 , 好像不那样写就不像 , 我觉得这有点标签化 。 我接触的学生不是这样 。 我更喜欢自己笔下这些‘80后’ , 他们也开玩笑、也幽默 , 但没有顽主的感觉 。 ”
过一种“报告文学式”人生
什么是理想的生活 , 永远是困扰年轻人的问题 。 《中文桃李》中 , 女主人公徐冉问李晓东:“生活也可以分为歌类的、诗类的、小说类的、散文类的、报告文学类的、史诗类的 , 你憧憬哪一类生活?”两人商量一番 , 觉得没谁的生活可以始终如歌 , 史诗类的离普通人又太远 , 诗类的太理想主义、太脱离现实 , 小说类太难把控、太复杂 , 而散文类的更适合老年人 , 还是报告文学类更恰当——人生像一场自己给自己的报告 , 由不得虚构、自欺欺人 , 而又得有点文学性 , 加进小说、散文、诗歌的味道 。
这种以文学门类来比喻生活的做法 , 是梁晓声的创造 。 他说:“这是过来人的看法 。 我没经历过诗一样的人生 , 压根就没敢那么想过 。 从少年时期我就笃定 , 这辈子得像报告文学一样写实 , 来不得半点的浪漫、抽象、虚伪——因为家里困难 。 ”
小说下半场 , 两位主人公毕业进入社会后 , 也确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 心中保有着对对方的“责任意识” , 认真地为生活打拼着 。 他们住过简陋的平房、昏暗的地下室 , 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 与形形色色的人物遭逢 , 最终过上了如意的生活 。 而李晓东和徐冉也终于取得家长的认可 , 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婚姻 。
纵观这两个人物走过的道路 , 确实代表着很多“80后”青年的心路历程 。 他们纠结过 , 是留在家乡陪伴父母 , 还是远走他乡到大城市闯一闯;他们面临户口、房租、工资等生存压力 , 却不甘心做有违本性的工作;他们不愿“啃老” , 以占朋友的便宜为耻;面对不可回避的代际冲突 , 他们逃避过、争吵过 , 最终理解了父母、收获了亲情 。 《中文桃李》堪称是“80后”青年一代的心灵史 , 作家以严肃的态度 , 写出了这代人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对待情感的态度 。
在梁晓声看来 , 小说家眼里不能只有小说 , 小说应该回应各种社会问题 。 他把作家定义为时代的记录员 , 认为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家 , 如托尔斯泰、雨果、狄更斯、屠格涅夫 , 既是作家 , 也是知识分子 , 他们都关心他者的命运 。
《中文桃李》触及的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是:年轻人是否要留在北上广深 。 作家把李晓东、徐冉这类“北漂”青年形容为“吊兰” , 借主人公之口把北京分为了平时“动车式”的北京和过年时“绿皮车式”的北京 。 李晓东觉得 , 前面一种有“北漂”的北京更可爱 , 但他最终选择回到故乡 , 加入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纪录片拍摄团队 。 “小说中设置灵泉、省城和北京三个层次 , 并不想给出主人公留在哪里是对、哪里是错的结论 。 我想指出的是 , 这种抉择是一种利弊、一种权衡 , 而无关对错 。 ”梁晓声说 。
《中文桃李》延续了梁晓声以往作品对“什么样的人生值得一过”的思考 , 只不过他观察的对象从《人世间》里的“50后”变为了“80后” 。 但他的答案没有变——“70多年的人生走过 , 人一生到底该追求什么?想来想去 , 除了真善美 , 其他都是过眼云烟 。 ”
大学需要人文气息
“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 。 ”从《中文桃李》的名字可以看出 , 这也是一本大学教育之书 。 书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中文系教授汪尔森 。 他的课妙趣横生 , 让本想跨专业到对外汉语的学生也被深深吸引;他鼓励学生办刊物 , 推荐优秀作品发表;他和学生交朋友 , 让大家毕业多年后还每每怀念……更重要的是 , 他是学生们名副其实的“精神导师” , 引导学生思考人性和人生的意义 。
- steam|让钓友头疼的4种小杂鱼,个个都是好食材,难怪成为“老头乐”
- 毛云|丈夫去世后,西安独居老年女性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 元春|元春省亲是否即康熙南巡?
- 人际关系|职场中人际关系的真相:情感永远都是利益的附属
- 冰种翡翠|冰种翡翠是热度最高的品种,它的增值速度很快,品质高的价值也高
- 翡翠|买不起高昂的玻璃种,糯种翡翠也是不错的选择,价值实惠又美观
- 教育部|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被强制进厂实习是为何,应该如何提升自己
- |职场中如何加速成长?真正厉害的职场人,是这4种段位的高手!
- |精品高高在上,普品难挑大梁,红藏下一个热点会是什么?
- |最懂陶渊明的那个人,可能是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