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德·皮舒瓦和让·齐格勒两位作者合著的《波德莱尔传》是一个另类 , 如果读者抱着一种崇敬或猎奇的态度打开这本书 , 会发现这本传记根本没按上述路数出牌 。 书中首先展现的是波德莱尔父母的族谱和人生 , 甚至是外祖父母生平中各种可以找到的证件和证明 。 波德莱尔的母亲是个孤女 , 身世确实比较离奇 , 她出生在英国 , 是一个流亡在英国的法国贵族的女儿 。 她父亲参加了保王军战死在法国 , 她的母亲带着她回到法国寻亲 , 却死在客栈里 。 波德莱尔甚至还用过他外祖父的贵族姓氏作为自己的笔名 。
但真的有必要花费如此的篇幅去考证“参议院秘书长”波德莱尔先生 , 和孤女波德莱尔太太的族谱么?真的有必要让一个对波德莱尔感兴趣而打开这本七百多页厚书的读者 , 先从波德莱尔这个词到底该怎么拼 , 迪-法伊斯太太到底是不是真的和迪-法伊斯先生结了婚 , 迪-法伊斯先生到底是不是参加了保王军写起么?
对这一点甚至连作者自己也不太吃得准 , 所以他很贴心地告诉大家前多少页里不会有关于诗人的内容 , 如果对诗人的父母不感兴趣 , 对诗人的继父也不感兴趣 , 读者可以自己跳到60页以后 。 就算坚持看完了这六十页 , 对波德莱尔也依然一无所知 , 因为这60页里诗人还没有出生 。
本文图片
《恶之花》[法]波德莱尔 著 钱春绮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在之后的内容里诗人来了 , 但依然看不到任何我们喜闻乐见的东西 。 只能看到少数的几首诗是写给谁的 , 却听不到作者对这首诗的赞美 , 也读不到诗人在写下这首诗时和“缪斯”间的悱恻缠绵 。 书中的叙述只有这首诗写于某年某月某日 , “我们可以确定”它写给谁、或“我们依然不确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 在这种基调之下 , 这本传记怎么读都更像审讯记录 。 两位作者以一种惊人的耐心对波德莱尔笔下的、口中的、笔记里的每一个细节去一一求证 。 这个过程中波德莱尔依然神采奕奕、侃侃而谈 , 但作者会经常让他停一停 , 提示读者“是的这件事是这样的!因为找到了他写给谁的一封信 , 或者谁写给别人的一封信可作佐证” 。 或是“此事属实但没有他说的这么严重 , 实际情况如何如何” 。
为什么抛开诗人的作品不谈 , 却要竭尽所能地搜集整理关于波德莱尔的形形色色的文字记载、档案证件、甚至是法庭判决和凭证票据?凭借旁观者的回忆、书信、访谈、诗人的往来账目来重构诗人的一生 , 这种努力真的有必要么?一只母鸡的X光片或者解剖报告 , 对吃煎蛋的人有所帮助么?两位作者把二十多年的时间花在一位诗人的生平上 , 其中一位甚至没有机会看到本书出版 , 最终却写出了一本充满客观性的“档案里的波德莱尔” , 一张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恶之花》的X光片 , 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 还原了波德莱尔人生里被忽略的一环——波德莱尔自己竭力想要抹杀掉的另一面 。
孕育诗人的“腐朽”家庭
本文开端提到的“传统的诗人传记” , 实际上历史并不悠久 , 它是十九世纪的新生事物 。 在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横扫欧洲的年代 , 诗人是万众敬仰的偶像 , 也是媒体追捧的明星 , 诗人的每一篇新作都是媒体报道的对象 。 在这场文学造星运动里 , 最直接也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造星方式 , 就是把作者和他笔下的人物划等号 。 把作者看作是他诗歌里的“我” 。 告诉每一个被诗打动的读者 , 这些诗是是诗人生活的结晶 。 诗人在爱中沉迷 , 在欢乐的巅峰里飞升、也在恨的深谷里跌落 。 在这个过程中 , 他笔下迸发出了甜蜜的曲调、或者发出杀戮的强音 。
- 尼姑|一尼姑访遍名山大川,顿悟时写下一首诗,道尽了人生真谛!
- 饵料|蛇鱼大战!男子野钓遇罕见一幕,大蛇咬了条鮰鱼,网友:人不如蛇
- 兰亭序|读帖|王羲之《兰亭序》第一句
- |海派大家陈半丁的“花鸟人生”
- |对工作不满与其抱怨,不如跳槽,跳出不一样的人生
- 孔子|杨绛:风雨时有,人生实苦,渡人渡心渡自己
- 美丽|人生靠勇气,转弯靠智慧,职场上的这4项能力,你具备了没有
- 梁晓声|梁晓声:文学是人生的底色(名家近况)
- 拉勾网|正在热播的五部剧,《反转人生》排在第三,你在追哪一部?
- |锻炼、学习、赚钱,人生最重要的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