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 二 )


大明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

文章插图
若果笔路颇通,其学可进,亦在备选之数 。”而庶吉士由“内阁同史礼二部考选以为常,遂为永制 。”对于庶吉士的考核,翰林院“设会簿,稽勤惰,唯以严声厉色督责之 。”每月要交“诗文各一篇 , 第其高下,俱揭帖 , 开列名氏”发翰林院“立案”,以作日后“散馆”时授职的依据 。借用现代教育的观点,除了关注结果以外 , 也非常注重过程和习惯培养 。
严密的管理和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使得“预列者无循私之弊 , 不预者息造言之谤” 。庶吉士在学期间有机会接受翰苑的学术薰陶,又可通过观政获得实际从政经验,经过特殊培训,有利于年轻进士脱颖而出,成长为朝廷重臣 。庶吉士的挑选和散馆考试极其严格,例如,顺治十二年的庶吉士殷观光等三人被革退;康熙四十二年仅十四人授职编检 , 其余二十人罚令再学三年,另有三人因文字俱劣而遭革斥 。
大明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

文章插图
清代庶吉士散馆考试落选改任其他官职者 , 一般不得复入翰林院任职 。而且,编修、检讨等翰林官和知县,虽然都是七品,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有极大的区别 。七品知县晋见督抚要上手本、称卑职,行庭参礼,而同是七品的编修、检讨,简放为主考、学政 , 与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来往时则可平起平坐 。由此可见翰林的地位之尊崇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共任用汉人大学士二十五名,大都是翰林出身 。所以庶吉士一旦被留馆为翰林,就有当宰辅的希望 。即使是一般的翰林,也因为可以入值内廷,接近帝王而掌握文柄,从而获取巨大的声名 。
明代由庶吉士入选翰林,最终升迁至六部侍郎、尚书以至阁臣、首辅等朝廷重臣者很多 。据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统计,明代164位阁臣之中,庶吉士出身的128人,达到78.04%,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这一点与清代不同,尽管在清朝,庶吉士的社会名望很高贵,但大部分人只能浮沉于中低级职官 。清代的大学士是“满汉两途”,“满蒙汉军大学士不必尽由翰林出身” 。自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军机大臣更是远非一般翰林所能企及 。钱实甫教授编著的《清代职官年表》统计,清代庶吉士总数6216人,只有2470名(占总数39.75%)成为高级官员,其余的60.25%的只能担任中低级官员 。清代8451名高级官员中,庶吉士出身者只占总数的29.23% 。可见清代庶吉士的政治命运和仕途地位远不如明代 。
大明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

文章插图
明代庶吉士仅次于一甲进士,是明代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之一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82.48%的庶吉士出自非进士家族,即便是出自进士家族的庶吉士,一般也以一代进士家族为主,绝无超过三代者,具有很高的社会流动率 。而且庶吉士主要经“考选”产生,成为固定的科举功名,地位低于一甲进士但高于一般进士,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将形式公平贯彻到最高水平 。
考察明代庶吉士的地域分布 , 对于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变革,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明代庶吉士地域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区域广泛,但不同地区之间相差悬殊,各省之间,尤其是东、西部省份之间拥有庶吉士的数量存在巨大差异 。处于前5位的省份是浙江、江西、南直隶、北直隶和福建,共有880名,占总数的61.97%;其余10省共有庶吉士540名,仅占总数的38.03% 。庶吉士的分布与当时各省的人口和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大致吻合 。比如在人口方面,据《明会典》记载的明弘治四年各省人口数,浙江达到530万人,而贵州只有大约25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