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杨绛去世6周年”话题阅读量达到9126万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 徐颖
杨绛|“杨绛去世6周年”话题阅读量达到9126万
本文图片

2016年5月25日 , 作家杨绛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 2022年5月25日 , 央视新闻发出#杨绛去世6周年#微博话题 , 怀念杨绛 , 引发网友跟帖怀念 。
#杨绛去世6周年#微博话题火爆
杨绛|“杨绛去世6周年”话题阅读量达到9126万
本文图片

央视新闻的这条微博精准概括了杨绛的不凡之处——“她是作家、翻译家 , 也是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 , 最才的女’ 。 她散文极佳 , 创作剧本也优秀 , 一生笔耕不辍;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 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佳版本;她捐赠一生的稿费和版税 , 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 6年前的今天 , 杨绛去世 。 缅怀!”
网友跟帖说:“他们仨在天堂团聚了 , 留下我们在人间仰望!”“缅怀杨绛先生!先生虽去 , 风范犹存!”也有网友表示 , “不要再称呼她为先生了 , 她自己也不喜欢这个称呼 , 缅怀杨绛女士 。 ”
#杨绛去世6周年#微博话题火爆 , 截至采访人员发稿前 , 阅读量达到9126万 。
读书是隐身的串门儿
杨绛(1911—2016) , 原名杨季康 , 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学者 , 江苏无锡人 。 毕业于东吴大学 ,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肄业 。 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后共赴英国、法国留学 。 1938年秋回国 , 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 。 1952年后 ,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
杨绛留下的作品 , 有剧本《称心如意》《弄真成假》 , 长篇小说《洗澡》 , 散文及随笔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 , 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
《我们仨》是她晚年写作的感动许多人的作品 。 1998年 , 钱锺书逝世 , 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 。 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 , 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 , 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
她的学识是怎样养成的?我们可以从杨绛的《“隐身”的串门儿:读书随笔》中找到一些线索 。 杨绛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精当独到的理解与会心 。 她把读书比做“隐身”的串门儿 , 这本书即是她潜心“拜访”《红楼梦》《名利场》《傲慢与偏见》《堂吉诃德》等小说世界的读书心得 , 或解读 , 或探秘 , 或对话 , 或沉思……既有宏观的理论思考 , 也有对文本的精细阅读 , 其独具的通识眼光和优雅洗练的文笔使她的“学术论文”颇有随笔之风 , 既体现了她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研究功底 , 又能见出她的心性和才情 。
作家读《我们仨》:人生如大梦一场 , 醒后归去唯一人
5月25日 , 作家、文化学者沈嘉柯 , 接受极目新闻采访人员采访 , 谈及阅读杨绛作品的感受 。 他说 , “多年前读杨绛的作品《我们仨》 , 讲述她和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的一生缘分 , 整个文字氛围弥漫着尘世漂浮一般的电影感 。 给我的阅读体验 , 近乎阅读德国作家黑塞《悉达多》 , 人生如大梦一场 , 醒后归去唯一人 。 她的才华 , 是戏剧家的才华 , 具有强烈的情境渲染力 。 ”
沈嘉柯说 , 杨绛对同时代女作家张爱玲的评价 , 又显示出 , 她不是一般大众想象的敦厚温婉大师的太太 。 杨绛的文风思想早期中期犀利泼辣 , 晚年的散文中 , 她故意收敛锋芒 , 藏起来了 。 沈嘉柯分享了自己曾在《书屋》杂志读到一个细节 , 杨绛把她写的文章给夫君过目 , 得到赞誉 。 她很是高兴 , 因为知道钱锺书渊博洞鉴向来挑剔 , 他说不错那就是真的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