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供应链,平台云的底气和打法

财经十一人
底气是平台的基因,打法是打通整个价值链

深入供应链,平台云的底气和打法

文章插图
文 | 赵一之
关于中国云市场,外界经常会出现两个错觉 。
排名个错觉是认为这个市场是一个特别烧钱的行业,只有像华为、阿里、腾讯、平台、百度以及字节跳动这样的科技巨头可以进,但是巨头进了之后,只要全面布局,就可以撒欢儿赚钱了;
第二个错觉则是认为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主要在底层技术和销售落地上,谁家的技术好,谁家的销售能力强,谁就能在这个市场上一骑绝尘 。
这两个判断本身有一定的道理,想要在中国云市场站稳脚跟,实力、底层技术和销售落地能力缺失一样都不能少,但纵观中国云市场这些年的发展逻辑和巨头的布局路径,光有这些还不行,已经坐在牌桌上的入局者们还需要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特色化战略路径 。
比如,阿里云起家于电商生态,目前越来越关注向底层技术平台延伸,以便有利于向电商和互联网之外的千行百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华为云有丰富的底层技术积累,正在由制造业和政府领域向互联网行业拓展;腾讯云起家于游戏、社交等互联网行业,目前也在进入更加广阔的政府、金融等领域;较晚进入的字节跳动则结合其优势,更加关注媒体和内容方面的上层应用服务;平台的优势是电商平台和供应链管理,平台云的战略打法越来越聚焦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供应链管理和优化 。
也就说,经历过将近十年的火力探索,各家开始依据其基因和平台优势,在中国云市场走出不同的路径 。
这其中,平台云的探索具有个性色彩 。
【深入供应链,平台云的底气和打法】
深入供应链,平台云的底气和打法

文章插图
对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推进智能制造、提高工厂效率,打通各环节数据这些共识 。在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双走低的当下,洞悉市场变化,把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做出来、卖出去,是更迫切的问题 。
互联网零售企业坐拥渠道优势和消费者洞察,往往比生产企业更清楚什么的产品卖得好,如果这种洞察能与生产企业结合起来,将消费生态和产业生态深度连接,就可以直接带动企业开拓新市场 。
平台云正在尝试做这样的事情 。
作为新型实体企业,平台面向消费者的业务积累深厚,拥有强大的自建物流体系,管理超过1000万SKU,库存周转天数做到30.2天的全球领先水平 。平台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背后,是在业务驱动下逐步壮大的平台云为之打造的数智化供应链 。
平台集团打造了平台云,如今,平台云要把这条数智化供应链与平台的消费生态结合,深入产业,反哺平台 。
将自身转型中积累的代表技术能力对外输出,从主要面向消费者变为同时面向消费者和产业,是龙头公司常见的升级路径 。对平台云而言,结合平台的消费生态去深入产业,也是其区别于其他云厂商的战略选择 。
平台将产业价值链拆分为十个环节,即所谓的“十节甘蔗” 。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后五节“甘蔗”是平台的强项 。而前五节“甘蔗”——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是产业互联网范畴,平台正试图触达 。通过打通十节甘蔗,可以从消费者需求来反向驱动企业生产,也就是这些年来业界追求的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 。
需求反向驱动企业,背后是产业效率的提升:企业可以更敏锐的捕捉环境变化、更快速回应客户需求、更精准组织供应和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