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 , 杰克逊·波洛克在他位于纽约长岛谷仓的工作室创作了一批后来定义他的作品 , 这些作品被称为“滴画”(Drip Paintings) 。 “滴”并不是全部 , 正如汉斯·纳穆斯(Hans Namuth)在1950年创作的艺术家纪录片中所拍摄的 , 波洛克轻弹、泼洒颜料的频率与“滴”的频率几乎一样 , “滴”“弹”等动作也出现在诸如《整整五寻》(Full Fathom Five , 1947)等作品中 。
本文讲述了波洛克的“滴画”才从何而来 , 以及关于“滴画”的表述 。
本文图片
波洛克在工作室 。Granger Historical Picture Archive/Alamy Stock Photo
波洛克的作品缘何被称为“滴画” , 这要归功于《时代》杂志的副主编 , 他在波洛克去世的那年给了他一个不朽的绰号“滴画者杰克” 。
很早之前 , 波洛克就被美国艺术评论界的关键人物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看好 。 1943年 , 佩姬·古根海姆为波洛克办了一次个展 。 11月 , 在《国家》杂志上 , 格林伯格对展览作品大加赞赏 , 称其为“我所见过的最具影响力的美国抽象画之一” 。 格林伯格指出 , 波洛克“走出米罗、毕加索等人的影响 , 走向另一个艺术世界” , 换而言之 , 他从欧洲艺术中汲取了想要的东西 , 然后转身离开 。 “他很容易受到某种影响 。 ”格林伯格补充道 , “但如果时机成熟 , 影响不会持续太久 。 ”这似乎预言了波洛克的未来 , 在其1940年代末的作品中 , 格林伯格看到一种本质上属于美国的艺术 。
【|往事|波洛克“滴画”背后的故事】然而 , 波洛克是否“滴落”(或扔出或溅落)颜料 , 对格林伯格而言无关紧要 。 他说 , 波洛克的绘画“消除了手工技巧 , 似乎也消除了控制……它排除了任何类似控制和秩序的因素 , 更不用说技巧了” 。 如果这种误读是格林伯格嗤之以鼻的“外行之眼” , 那么他的误读却成为对波洛克艺术的评价 。 当艺评人试图为拒绝技巧辩护时 , 格林伯格将其称之为本能 , 这也是汉斯·纳姆斯所看到的 。 汉斯·纳姆斯曾回忆 , 拍摄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 , 期间 , 波洛克不曾停下 , 一个人如何保持持续、不间断的绘画输出?“事实上 , 正如波洛克后来所承认的 , 他在纳姆斯的摄影机前 , 重新制作了一幅已经创作完成的作品 。 他是一个比电影人所认为的更有见识、更老练的艺术家 。
本文图片
波洛克 , 《整整五寻》(Full Fathom Five)1947 , MoMA藏
1998年 ,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对馆藏战后波洛克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调查 , 由此揭示出其作品并非想象中的随性而至 。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主任修复师詹姆斯·科丁顿(James Coddington)说:“波洛克的方法是带有意图的 , 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意识平衡、材料使用和工艺技巧 。 ”科丁顿和同事曾试图制作波洛克式的作品 。 他们根据纳姆斯电影里所拍摄的 , 在工作室的地板上钉了一块画布 , 然后用罐子往上倒颜料 。 “这可以形成一条无限长的线 。 ”科丁顿回忆说 , “延续这种方法 , 细线可以被控制 。 ”
如果波洛克本人被邀请 , 他应该愿意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 。 1950年 , 也就是纳姆斯拍摄他的那年 , 《时代》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波洛克的评论文章 , 文中引用了年轻的意大利评论家布鲁诺·阿尔菲利(Bruno Alfieri)的话 , 他提到了作品中可以察觉到的“混乱” , “想象一下 , 几管质量上成的颜料、玻璃、各种粉末、水粉、木炭……这些“颜色”没有根据和逻辑地倒在帆布表面 。 波洛克的画不代表任何——没有事实、没有思想、没有形式 。 ” 。 波洛克的回应是给《时代》杂志发了一封愤怒的电报——“该死的 , 没有混乱” 。 现代艺术博物馆用这封电报为他们的调查命名 。
- 何绍基|何绍基独有的“颤笔”,却被网友笑称为“江湖体”!你怎么看?
- 韩丽晴|“不会刻在壶上的名字”,韩丽晴新作《寻意古南街》聚焦普通紫砂艺人
- |西班牙雕塑家,成了现实版的“绿巨人”,把石头当泥巴来揉捏
- |三星堆铜人是不是外星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策展人谢丹回答了此问题
- 王者荣耀|“NBW职业选手翻车了”资本太会玩,网友直言这社会太难了!
- 刘墉|刘墉|亲人去世、吐血休学、家被烧成废墟,“我不悲观,要懂得转化”
- 美术|“星星的神画”——2022关爱孤独症儿童美术公益画展在福州举行
- 中国戏曲|戏曲、舞狮、龙舟,海丰县海城镇新园小学的“六一”这样过
- 台湾|福州台胞:两岸共端午“感受到家园的温暖”
- 霍去病|“三不摸,三不问”是聪明人打交道的方式,你知道具体是说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