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从没有“标准答案”

|艺术从没有“标准答案”
本文图片

面对同一方美景 , 不同的人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审美投射:有人的感受触角会因此被打开 , 一时间“俱怀逸兴壮思飞”;有人擅长借景言志 , 化典抒情;当然 , 也会有人只觉眼前之景索然无味 , 木木然完全不“感冒” 。
《红楼梦》中 , 贾政携一众清客游览大观园 , 顺便“试才”宝玉的一回 , 便是这样一个经典场景 。 众人要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提名 , 有人直接移用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 , 建议取“翼然”二字;贾政采用借鉴化用之法 , 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二字更为新雅 , 不仅点出花木映水的佳境 , 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 。
【|艺术从没有“标准答案”】其实 , 赏景雅集 , 从来都不只关乎景物本身 。 眼前所见 , 更像是一面神奇的镜子 , 映射的是每个人经验、学识、品性、审美和旨趣的集合 。 正是这种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人文艺术表达 , 构成了一场雅集丰饶多元的妙趣 。 而这种参差百态的多元之美 , 离不开足够包容、开放的艺术表达空间 。
正如诗有纤秾绮丽之美 , 也有洗炼冲淡之境 , 艺术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 , 理想的人文艺术教育 , 也应该鼓励孩子去畅快地探索、勇敢地表达 , 而不是像贾宝玉一样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如应试般回答 。
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 , 贾政对贾宝玉采取的是典型的“打压式教育” 。 以这次游园为例 , 对于宝玉不少别出心裁的想法 , 作为父亲的贾政只有为数不多、极为克制的表扬 。 更多时候 , 贾政要么是冷嘲儿子“竟也有不能之时” , 要么是指责其不过是套用前人之作 , 不足为奇 。 不少读者看到这里 , 都要为贾宝玉抱不平 。 毕竟 , 相比于贾政“方方正正”却有些呆板的艺术表达 , 贾宝玉的思维反而更有新奇灵动之美 。
在人文艺术感受力形成的关键阶段 , 如果自己的观点总是被否定 , 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就会被不断消磨 , 更不敢勇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 。 贾宝玉见到父亲时总是“溜边走” , 始终无法与父亲产生情感深度交流的经历 , 就是一个例证 。
艺术表达固然有精妙和呆滞之分 , 清新脱俗与掉入窠臼之别 。 孩子在进行艺术鉴赏时 , 也难免会有幼稚、偏颇的地方 。 但对人文艺术教育而言 , 更重要的是尊重、理解和鼓励 , 是珍视每一个思维绿苗的萌发 , 是为孩子创造包容、开放的艺术氛围 。 如果一味用长辈的“权威”进行打压、批评 , 人文艺术就会变得单一、无趣 。
这让我想起一千多年前的另一场文人雅集 。 三月三日 , 会稽山阴 , 流觞曲水 , 兰亭雅集 。 当酒杯流到自己面前 , 年幼的王献之没有受到缪斯女神的眷顾 。 作诗不成 , 便按规矩罚酒三觥 。 若是此时王羲之为此大作文章 , 苛求儿子一定赋诗一首 , 或是像贾政一样讽刺其“竟也有不能之时” , 恐怕不但会伤了孩子的信心 , 也会毁了这场雅集的“畅叙幽情”之乐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