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队|细品《乘风破浪》的成功学:什么才是姐姐最有魅力的“腔调”

浙江队|细品《乘风破浪》的成功学:什么才是姐姐最有魅力的“腔调”

文章图片

浙江队|细品《乘风破浪》的成功学:什么才是姐姐最有魅力的“腔调”

文章图片

浙江队|细品《乘风破浪》的成功学:什么才是姐姐最有魅力的“腔调”

文章图片

浙江队|细品《乘风破浪》的成功学:什么才是姐姐最有魅力的“腔调”

文/观察者网 戴苏越

时下 , 怀旧似乎成为了最流行的时尚 。 前脚朋友圈在为周董10年前的演唱会人声鼎沸 , 后一秒全国的“轻熟男”们又都在屏幕前舞动着不再矫健的身躯跟着“甜心教主”王心凌跳起了曾经伴随着他们青春的《爱你》 。

有的时候 , 万事万物并非越新越好 , 相反 , 岁月会为我们沉淀出更让人心动的美 。 不仅是1982年出生 , 39岁的王心凌 , 还有成功把她再次捧红的《乘风破浪3》 。


王心凌出圈引起热议

《乘风破浪3》自开播以来 , 各大娱乐号和博主们往往把放大镜聚焦在三十位不同年龄、职业姐姐们的表现和性格、她们各自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情感经历、团员们的相处细节 , 甚至还有“宁那贝儿”组合——那英、宁静两位“大姐大”的battle动图 , 其实 , 《乘风破浪》这档综艺本身的“进化史”和“成功学”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

综艺不好做 , 尤其是要连做三季以上还得口碑热度双丰收更是难上加难 。 然而当我细看今年的《乘风破浪》再去回看第一季的时候 , 我个人一个明显的感受是 , 这个综艺是在“升级”的 , 这种“升级”不是那种简单地去总结前两季哪些点是成功的 , 然后在这些成功的点上加强加强再加强 , 也不是运转“钞能力”去打造更烧钱的华丽舞美效果 , 而是号准了观众的脉搏、时代的脉搏 , 对整个节目的精神内核和风格进行提升——俗称:格局打开 。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能一炮而红 , 靠的是一个词:敏锐 。

想当年 , 《姐姐1》横空出世的时候 , 内娱还是偶像饭圈横行天下的局面 , 几档综艺聚集起一批十几岁的少男少女 , 火速把一批“练习生”通过“偶像团体”送上了“顶流”的宝座 , 一时间呼风唤雨 。 然而众多以女性“资深八卦群众”觉得 , 自己喜欢的那些“姐姐级”艺人 , 要美貌有美貌 , 要业务能力有业务能力 , 凭什么仅仅因为年龄过了30就比年轻人少了那么多关注和机会——女性在娱乐圈难道只能吃青春饭吗?

芒果台确实在对的时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股来自中国女性的能量和呼声 , 如果我们需要去总结《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的中心思想 , 那就是:战胜对年龄的焦虑 , 展现30+女性的精彩和魅力 。

可以说 , 第一季战胜焦虑的主题是“憋着一股劲儿”的 。 然而 , 这种“紧绷感”在《乘风破浪3》中已经找不到了 ,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一开始就弥漫在这个综艺中的一种让人非常舒服的“松弛感” 。

这种松弛感首先表现在了节目在素材的展现和选择上力求对抗社会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

很多人可能一听到要把三十个30+女明星聚在一起竞争 , 肯定第一反应是“哈哈 , 有好戏看了”——所谓“女人就是事多”“三个女人一台戏”嘛 , 何况是一群大龄女明星 , 还不是个个使出浑身解数相互攀比、拜高踩低、拉帮结派、明枪暗箭、绿茶凡尔赛……然而现实狠狠打了这些好事者的脸 , 聚在一起的姐姐们非但没有变成勾心斗角的“后宫” , 反而成为了人才济济的“项目组”——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相互配合、欢声笑语、张弛有度——上班运筹帷幄拼事业 , 下班撸串放飞一起嗨 , 就连出了名难搞的那英和宁静都表现得像两个英雄惜英雄的江湖前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