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时代的文物们是怎么流传到现在的?( 二 )


明清时期 , 这种修复技法走向规范化 。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一直有着“八大怪”之说 , 便是八位手艺最高的工匠 。 其中的“歪嘴于”就是靠着一手修复古铜器的好本领 , 闻名于世 。
除了修补技艺 , 古人还有一些防患于未然的小妙招 。 在故宫博物院专门负责青铜器修复的东宫殿就曾有一件“怪事” 。 同样是两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 一件绿锈斑斑 , 另一件却是一丁点儿锈迹都不曾有 。 原来 , 没有锈迹的那件 , 用上了老祖宗们为了帮文物延长生命而想出的绝技——青铜器烫蜡工艺 。 简单来说 , 水是让青铜器生锈的元凶 , 正好蜡不溶于水 , 发现了这个秘密的先人们很快开动脑筋 , 将特制的白蜡、黄蜡等涂在青铜器的表面 , 使其与外界环境隔绝 , 防护衣一穿 , 这才让这些珍贵文物有了留存于世甚至被修补还原的可能 。
其实 , 哪怕是些小习惯 , 也都藏着古人佑宝的小心思 。 俗言道 , “三分画七分裱” 。 装裱一直都是中国书画的形式特色 , 可是这真不单单是为了好看 。 原来 , 中国书画分为纸本和绢本两种 , 但二者都质地柔软 , 容易破碎和变形 , 为了将书画破损的可能降到最低 , 古人才发明了装裱工艺 , 将绫绢“织”成一件又好看又耐造的保护衣 , 让画心不受污损 , 更提高了整体审美价值 。 正因此 , 我们才得以穿越厚重的时间迷雾 , 再度惊艳于《簪花仕女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佳作 , 数不清的书画珍品才保存住能被现代技术继续修补、复原的基础身躯 。
活态传承 , 助非遗焕然新生
扛住了时光 , 抵御了岁月 , “宝贝们”面临的考验却还没结束 。
若说有物可依的珍宝和文物还能被收藏、修补、复原 , 那流于心口相传的古老技艺又当如何破解存世的难题呢?
真有人想出了法子 。
清代《阅微壶杂记》记载:“元泰定年间(1324) , 泸州始有脱颖而出者 , 郭氏怀玉也 。 ”由此 , 一场萦绕着扑鼻浓香的智慧探技与尽心传续拉开了帷幕 。
这样的追寻可以再往前推上几千年 。 所谓“古来曲造酒 , 蘖造醴” 。 为珍待大自然的馈赠 , 先人们创造了粮食与微生物的传奇邂逅 , 酿出了世间美味 。 其中的“曲” , 便是成就这一传奇的精髓所在 。 生于泸州 , 十四岁学艺 , 郭怀玉可以说成长于酒香之中 ,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 。 历经数十载的钻研 , 郭怀玉找到了让佳酿更香的窍门——甘醇曲 。 史载 , 这种曲药药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微生物酶系更加丰富 , 酿出的美酒 , “浓香、甘洌 , 优于回味” , 在数次改良技艺后 , 大曲掀开了中国酿酒的新篇章 , 来自东方的白酒浓香自此滥觞 。
郭怀玉破了酒香之道 , 几百年后的永乐年间 , “郭家酒坊”新一代掌门人施敬章开创的“窖藏酿制法” , 将中国酿酒业领上了新的快车道 。 而到了万历年间 , 泸州武举人舒承宗搭上了这趟快车 。 公元1573年 , 在他的改良下 , “窖藏酿制法”被升级为泥窖固态发酵之法 , 摸索出“醅糟入窖、固态发酵、酯化老熟、泥窖生香”的一整套大曲酒工艺技术 , 泸州酿酒业自此走向大繁荣 , 东方的浓香型白酒寻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由其建造的酿酒老窖池更是在一坛又一坛的美酿出窖中 , 沉淀为了中国酿酒业的独家绝技与智慧珍宝 。
技艺已成 , 珍宝已在 , 时光的考验再度降临 。 这些珍贵技法、智慧结晶何以存世呢?
24代匠人 , 698载薪火传续 , 给出了答案 。
自舒承宗后 , 这组酿酒老窖池被一代又一代酿酒巧匠接续使用 , 在449年的光阴里成就了一窖又一窖珍酿 , 散发着一次又一次浓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