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永续 生生不息——这座为“人民”而生的艺术殿堂七十岁了

《雷雨》《我们的荆轲》《哈姆雷特》《日出》《天下第一楼》……11日晚 , 一场以“向戏剧致敬”为名的纪念演出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上演 。 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吴刚、丁志诚、徐帆、陈小艺、龚丽君等艺术家带领青年演员演绎了众多经典和优秀剧目片段 。
致敬戏剧 , 致敬观众 , 致敬迎来70岁生日的这座剧院 。
1952年 , 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用一场历时42小时的谈话 , 描绘出一幅清晰的蓝图:要建立一座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具有世界一流水平 , 而又有民族特色和自己风格的专业话剧院 。
同年6月12日 , 史家胡同56号院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建立 。
七十载 , 一挥间 。 这座以“人民”命名的剧院 , 用真挚和赤诚为人民画像立传 。 这座以艺术筑基的殿堂 , 用精品和经典见证新中国话剧事业的辉煌 。
|经典永续 生生不息——这座为“人民”而生的艺术殿堂七十岁了
本文图片

1954年6月 , 曹禺(右)和著名戏剧家、导演焦菊隐参加北京人艺院庆大会 。 新华社发
坚守人民立场 书写人民史诗
作为一座以“人民”命名的剧院 , 北京人艺在建院之初便确立了“艺术为人民”的核心理念 。 70年来 , 北京人艺以贴近人民生活、反映群众心声的舞台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 , 正如曹禺先生所说:“人艺与人民同在 , 与祖国同在 。 ”
1951年初 , 北京人艺诞生前 , 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焦菊隐受托执导话剧《龙须沟》 。 作为北京人艺的奠基之作 , 《龙须沟》选取老北京南城的龙须沟附近老百姓的生活为创作对象 , 描述了这条臭沟改造中老百姓生活发生的变化 。 围绕着在舞台上“表现真实的生活” , 导演焦菊隐要求演员在舞台规定情景中“生活 , 生活 , 再生活” 。 通过走进龙须沟 , 与群众同吃同住 , 捕捉生活细节 , 观察人物生活 , 要求每一个角色都要真实立体、生动鲜活 , 使得《龙须沟》这部作品获得了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 也为北京人艺未来的创作方法奠定了重要基础 。
|经典永续 生生不息——这座为“人民”而生的艺术殿堂七十岁了
本文图片

话剧《龙须沟》剧照
“北京人艺70年来植根人民 ,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这里最重要、最高效的创作方法 。 ”北京人艺院长任鸣说 , “坚守人民立场 , 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是北京人艺永远追求的目标 。 从建院之初的下厂下乡 , 到现在的深入社区 , 最鲜活的创作、最生动的表演始终来自生活 , 来自人民 。
见证云集八方食客的老字号兴衰史的《天下第一楼》、展现不同历史时期京城百姓生存状态的《玩家》、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的《社区居委会》……几十年来 , 北京人艺以人民为中心 , 说百姓听得懂的话 , 讲大众看得懂的事 , 关注现实、扎根生活 , 创作出一部又一部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 。
从1956年9月24日 , 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出》开始 , 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走进剧场 , 与这座建筑、这家剧院共同成长 。
|经典永续 生生不息——这座为“人民”而生的艺术殿堂七十岁了
本文图片

2010年9月7日晚 , 北京人艺重排话剧《日出》在首都剧场首演 , 陈好(左)饰演陈白露 。 新华社发(李晏摄)
“一部话剧 , 如果你从第一场看到第一百场 , 你会发现看了一百部话剧 , 因为每场演出都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完成的 。 ”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说 。
70年来 , 北京人艺始终坚持把观众放在第一位 , 提出“台上台下的共同创造” , 把观众看作是舞台演出重要的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