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二 )


饺子|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本文图片

电影《饮食男女》剧照 。
青木正儿的说法很有趣 , 但对其“笼上牢丸”就是烧卖的说法笔者很难赞同 。 “汤中牢丸”是放入汤中煮的食物 , 因此皮应该是封闭起来的 。 “笼上牢丸”也是“牢丸” , 从名称上来看 , 形状应是圆形的 , 皮是封闭起来的 。 但烧卖并没有把口封闭起来 。 与束皙《饼赋》的描写配合起来看 , 把“笼上牢丸”看成是蒸饺的原型也是合情合理的 。 很有可能“笼上牢丸”在北方分成了两支 , 面发酵的演变成“馒头” , 面不发酵的演变成蒸饺;而在南方演变成“汤圆” 。 不过这一推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
为何“笼上牢丸”是蒸饺类的食品而不是肉馒头?这样的推测是有理由的 。 《饼赋》中是将馒头和牢丸分为不同类别的食品来记述的 。 束皙将两者分而述之 , 也许是基于有没有发酵这一点来看的 。 “牢丸”的皮极薄 , 是没有经过发酵的缘故 。 多少有点烹饪经验的人会注意到 , 没有发酵过的面团越厚就越硬 , 口感也越差 。 将皮做得尽可能薄 , 是美味的关键 。
如青木正儿所引用的 , 欧阳修(1007-1072)在《归田录》中写道 , “牢丸”到底是什么 , 已经搞不明白了 。 不仅在宋朝 , 从盛唐(650-755)到中唐(766-835)的那段时期里 , 人们就已经不知道“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是什么了 。 比如 , 孟浩然(689-740)、李白(701-762)、杜甫(712-770)、王维(701-761)的诗中都没有出现“牢丸”这样的词 。 《酉阳杂俎》中出现过“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 , 撰写者段成式(803-863)是中唐至晚唐时期的人 , 而约同时代的元稹(779-831)、韩愈(768-824)、刘禹锡(772-842)、李贺(790-816)的诗中没有见到“牢丸”一词 。 白居易(772-846)的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食物 , 但也没有“牢丸” 。 那么 , 为何《酉阳杂俎》中会出现“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呢?其实 , 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有仿梁元帝“访酉阳之逸典”之意 , 是将“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作为以前有过而现今已不存在的食品而列举出来的 。
白居易为何没有吃过饺子?
然而 , 唐代已经有饺子是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 20世纪80年代 ,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古墓群有了新发现 。 1986年9月 , 阿斯塔那乡(今吐鲁番市三堡乡)的工地现场新发现了古墓 。 9月22日至10月2日 , 考古学者进行了调查 , 发掘出8个古墓 。 从86TAM388号墓穴中 , 发现了8个饺子盛在碗里的状态 。 一个碗中有一到两个饺子 , 长5.7厘米 , 宽2.4厘米(柳洪亮 , 1997) 。 同一墓穴中还发现了高昌延和十二年(613)的文书 , 由此可知该古墓是隋末唐初的墓穴 。 古墓中没有描写食品名的文字 , 这些饺子被通称为“现存最古老的饺子” 。
饺子|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本文图片

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的饺子 。
关于这种“最古老的饺子” , 记述上存在若干差异 。 吐鲁番博物馆介绍上的说明是:出土的饺子总共是4个 , “长约4.7厘米 , 宽2.4厘米 , 原材料是小麦 , 淡黄色 , 形状与现在的饺子相同”(小菅桂子 , 1998) 。
2004年6月24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市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商业局主办的“美食配美器——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 , 在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展出 。 在多件贵重的展示品中 , 有前面提到的饺子 。 展览会的说明上写着:这是“最古老的饺子实物 , 从唐代的墓穴中出土” 。 小菅桂子看到这种饺子时 , 原来的“淡黄色”由于“已严重钙化 , 整体颜色发黑”(《信息时报》 , 2004年6月25日) 。 据博物馆职员介绍 , 中间的馅是肉馅 , 由于当地气候干燥 , 基本不下雨 , 埋葬后水分很快被吸收 , 馅料、皮都没有腐烂 , 因而能保存至今 。 该职员没有谈及出土时的“淡黄色”为何后来“整体发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