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五 )


《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列出了“鹅眉夹儿”“细馅夹儿”“笋肉夹儿”“油炸夹儿”“金铤夹儿”“江鱼夹儿”等食品名 。 梅原郁的注释这样解释:“叫作夹儿、夹食或是儿的食物 , 都是薄薄的两枚饼之间 , 像三明治那样的夹着馅料的食物 。 ”不过从《中馈录》的“油夹儿方”的表述中可以看出 , 馅料不是夹在皮当中 , 而是封闭在皮里面的 。
饺子|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本文图片

《中馈录》 , [元]浦江吴氏/[清]曾懿著 , 朱丽莎编译/郑雯婷插画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21年1月 。
最后 , 广式早茶中半透明皮子的虾饺 , 一般不太算作饺子 , 给人的印象是没有太深厚历史的食物 。 广式早茶中的虾饺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读过与饮食相关的史料后 , 笔者意外地发现这种食物并不是新出现的 。 明代高濂的《饮馔服食笺》中有“水明角儿法”的条目 。 而《养小录》的“水明角儿”基本是同样的内容 。 下面看一下后者的制作方法 。
白面一斤 , 逐渐撒入滚汤 , 不住手搅成稠糊 , 划作一二十块 。 冷水浸至雪白 , 放稻草上 , 摊出水 。 豆粉对配 。 作薄皮包馅 , 笼蒸 , 甚妙 。 (白面一斤 , 慢慢地倒入滚水里 , 不停地搅成稠糊 , 切割成10~20块 。 用冷水浸泡到雪白 , 放在稻草上 , 摊开去水 , 豆粉与面和在一起 , 做成薄皮 , 包馅 。 用蒸笼蒸 , 非常美味 。 )
这种制作方法在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已经存在了 。 “薄馒头、水晶角儿、包子等皮”等项目中就记载了这种制作方法 。
皆用白面斤半 , 滚汤逐旋糁下面 , 不住手搅作稠糊 。 挑作一二十块 , 于冷水内浸至雪白 。 取在案上 , 摊去水 , 以细豆粉十三两和搜作剂 , 再以豆粉作饽 , 打作皮 , 包馅 , 上笼紧火蒸熟 。 洒两次水方可下灶 。 临供时再洒些水便供 , 馅与馒头生馅同 。 (都用白面一斤半 , 将煮沸的热水逐渐倒入面中 , 不断地搅拌成稠糊状 。 挑出一二十块 , 在冷水中浸到雪白 。 放在案上 , 摊开去水 , 用细豆粉13两捏和成面团 , 再用豆粉作扑粉 , 把面团擀成皮 , 将馅料包入其中 , 上笼用急火蒸熟 。 要洒两次水才能下灶 。 临上桌时再洒些水 。 馅料与馒头生馅相同 。 )
这不是制作饺子皮的方法 , 而是制作薄馒头等食物的面团时所用的方法 。 在这一记述中 , 食物的分量都正确地记录下来了 , 比起《饮馔服食笺》《养小录》来说更为实用 。 将小麦淀粉与豆粉混合起来后 , 做成的皮是半透明的 。 但这种做法有一个缺点 , 就是不能有效地分离出淀粉 , 所以要拌入豆粉 。 而现今的广式早茶的虾饺已不使用豆粉了 , 而是把小麦粉和成面团 , 然后放在水中洗 , 直至面筋和淀粉完全分离 , 沉淀在水里的就是淀粉 , 也就是俗称的“澄粉” 。 顺便提一下 , 《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有“水晶包子”这样的食品 , 同类的皮最迟在南宋时已经出现了 。 另外 , 在《饮馔服食笺》中 , 馅是甜味的 。
考察饺子的历史时 , 不要被各时代的名称所迷惑 。 如前所述 , 蒸饺和水饺的原型分别可以追溯到“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 , 而这些食物在唐代的名称还不很清楚 。 很可能变成了“馄饨”或其他什么名称 。 宋代开始出现煎饺 , 蒸饺被称为“角儿”“夹儿” , 煎饺被称为“夹”“夹子” 。 到了明代 , 又出现了“饺饵”“粉角”等新的名称 。 而到了清代 , 才有“水饺”“饺子”等与现代相同的食品名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