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三 )


总而言之 , 这是十分有力的证据 , 证明唐代已经有饺子了 。 也许饺子的诞生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代 , 但现在还没有找到证据 。
然而 , 吐鲁番盆地出土的“饺子”是蒸饺还是水饺?光看照片还无法断定 。 如前所述 , 吐鲁番博物馆的介绍上 , 其大小是“长约4.7厘米 , 宽2.4厘米” , 尺寸数据小于之前提到的发掘报告上的记录 。 还不清楚为何有这样的不一致 。 这一点先不深究 。 按常识推测 , 由于干燥 , 发现时的饺子大小比制作时应有若干收缩 , 这样的话 , 这种饺子要比现在的饺子小了一圈 。 而水饺通常要比蒸饺小一些 , 因此出土的饺子为水饺的可能性更大 。
虽然唐代已有饺子 , 但是据笔者调查 , 孟浩然、李白、杜甫、王维、韩愈、白居易等很多唐代诗人的作品中均未出现“饺子”一词 。 究其原因 , 有两种可能 。 一是当时饺子的名称是俗称 , 与诗歌的韵律不吻合 , 很难在诗歌语境中使用 。 但诗歌中有换一种说法的修辞法 , 加以灵活应用 , 应该能克服这样的难题 。
另一个原因是食物的地域性 , 即吐鲁番等地区已经有饺子了 , 但还没有流传到文化中心长安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
与第一点相比 , 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 其实 , 唐代的文人段公路在《北户录》“食目”的注中 , 引用了北齐颜之推的话:“今之馄饨 , 形如偃月 , 天下通食也 。 ”“偃月”是半月形的意思 , 此处请注意“馄饨”是半月形的记述 。 时代不同 , “馄饨”曾有“乌冬”及现今的“云吞”两种意思 。 “乌冬”当然不是半月形的 , 而“云吞”也不是半月形的 。 仅从形状上来考虑 , 颜之推所说的“馄饨”不是今天的“云吞” , 而是饺子或是饺子形状的点心 。 顺便提一下 , 现代的据称始于日本的乌冬面和一般的面条的不同之处是 , 擀乌冬面放盐 , 而擀一般的面条放碱水 , 都是为了增加面的韧性 , 但碱水的效果比盐好 。 中国的面条传到日本时 , 可能因为引进年代不同 , 有放碱水和放盐两种做法 。 放盐的做法很早就引进了 , 这就是近年来又从日本引入中国的乌冬面 。 而放碱水的做法是到近代才引进的 。 日本把这两种做法都保留了下来 , 而放盐的制面方法在中国已经很少见了 , 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以为乌冬面是日本特产 , 其实只是女儿回娘家而已 。
饺子|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本文图片

电影《乌冬》剧照 。
《清异录》中记载 , 唐代韦巨源“烧尾食单”所列的食品表单 , 记述了“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 , 凡二十四种” 。 且不说馅料的不同 , 它们不仅形状各异 , 还有所谓的“花形” 。 这表示“馄饨”一词在各个时代中 , 也许有更为广义的用法 。
引出馄饨这一辅助线 , 饺子的来历就变得十分明了了 。 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的“椿根馄饨”中介绍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樗根馄饨皮法” 。 其中 , 在制作馄饨皮的时候 , 将香椿根捣碎、过滤后 , 和在小麦粉里 , 对腹泻、腰痛有治疗效果 。 刘禹锡的“樗根馄饨皮法”很有意思 , 林洪没有明确其出处 。 而按林洪的记述 , 刘禹锡所在的时代就已经有馄饨了 。 但如前所述 , 包括现存的刘禹锡的诗在内 , 唐诗中找不到“馄饨”这个词 。
那么 , 《山家清供》中所引用的“椿根馄饨”中的“馄饨”有可能是今天的“云吞”吗?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有“馄饨皮”一项 , 详细介绍了馄饨的制作方法 。
白面一斤 , 用盐半两凉水和 , 如落索状 。 频入水 , 搜和如饼剂 。 停一时再搜 , 撅为小剂 。 豆粉为饽 , 骨鲁搥捍圆 , 边微薄 , 入馅 , 蘸水合缝 。 下锅时 , 将汤搅转 , 逐个下 , 频洒水 , 火长要鱼津滚 , 候熟供 。 馅子荤素任意 。 (将白面一斤、盐半两与凉水和在一起 , 先搅成小颗粒状 , 一点点地加水调和成面团 。 放置约两小时 。 再和 , 掐成小面团 。 扑上豆粉 , 用擀面杖擀成圆形 , 边稍微薄一点 , 加入馅料 , 蘸水捏合 。 下锅时 , 搅动热水 , 逐个投下 , 要用大火 , 但须不时加水 , 让热水稍稍沸腾 。 煮熟后捞出 。 馅料可荤可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