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果没有1929年春四川广汉真武村月亮湾村民燕道诚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沟时意外发现玉石器 , 神秘的三星堆不知何时才会向世人开启大门 。 1934年 , 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葛维汉组织考古队在已发现疑似玉石器“窖藏”的附近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发掘 , 共出土文物600多件 。 从此 , 三星堆开始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 。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 , 面积约12平方公里 。 2020年以来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组成联合考古队在三星堆祭祀区开展发掘 , 在1986年发现的1、2号“祭祀坑”旁边 , 相继发现、发掘了距今约3000年的3号至8号六个“祭祀坑” 。 截至目前 , 六个“祭祀坑”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 , 其中相对完整的文物3155件 , 三星堆遗址历次考古出土的文物数量已超过5万件 。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 , 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被确认为商代晚期 , 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 , 过去30多年来关于“祭祀坑”埋藏年代的争议已被解决 。
本篇“我在现场”由三位进入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 拍摄下了珍贵现场资料的新华社采访人员为您讲述镜头里的三星堆故事 。
本文图片
自2021年至今 , 我有幸参与了三次关于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的报道 , 近距离观察、感受到了考古工作者是如何进行考古发掘的 。
2021年3月1日 , 早春的四川广汉 , 路边满是大片盛开的油菜花 。 我第一次来到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 , 采访报道这次必将震惊世界的考古新发现 , 心中满是兴奋与期待 。 通过安保人员把守的铁门后 , 眼前的整个发掘区上架起了高大的全封闭考古大棚 。 走进考古大棚能看到4个大小不一的玻璃房子相连坐落于一边 , 另一边则是数个连在一起的白色房间——现场保护实验室 。 考古大棚里铺设了木制通道 , 其余部分基本都被灰色的毯子覆盖 。 这4个玻璃房子就是保护6个“祭祀坑”的考古发掘舱 , 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身着白色防护服的考古工作者们忙碌的身影 。
在我的印象中 , 考古工作者们大多在野外风餐露宿 , 工作条件很是艰苦 , 若遇到天气变化 , 他们就得迅速停下手中工作去保护已经暴露在外的遗迹和文物 。 眼前的情景与我想象中的考古发掘现场很不一样 , 大有“鸟枪换大炮”之感 。 我忙换上防护服、发套和鞋套 , 进去一探究竟 。
本文图片
1986年 , 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工作 。 受限于当时的条件 , 现场裸露在空气之中 , 没有被完全封闭保护起来(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
【三星堆|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在三星堆“聆听”中华文明的回响】
本文图片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拍摄的4个大小不同的考古发掘舱(2021年3月10日摄) 。
彼时 , 考古发掘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3号“祭祀坑”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青铜器物;4号“祭祀坑”里的玉琮和玉凿也已经露出;5号“祭祀坑”里 , 考古人员在清理金面具残片;6号“祭祀坑”中 , 考古人员在研究论证进一步的发掘方案;附近的7号、8号“祭祀坑”尚处于发掘的初步阶段 。
我抓紧拍摄着眼前的场景 , 甚至有些紧张 。 因为我知道 ,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展 , 眼前所见都不会复现 , 这些文物在“祭祀坑”中的位置、状态等 , 无不蕴藏着重要信息 , 都是值得记录的 。 我要做的 , 就是把此时的现场尽可能记录下来 。 之后 , 我又去了几次三星堆 , 那些曾经被泥土覆盖的文物 , 都露出了它们本来的面目 , 有的是象牙、有的是青铜器、有的是玉器……尽管只显露出“冰山一角” , 依然美不胜收 。
- 应届生|“老板放话,让我在整个上海都找不到工作”:有些公司,真的下头
- |三星堆“刘畊宏”正面照曝光!
- 医院|一女子骑自行车载男友去面试,招聘经理:我们全家人找了他五年
- 三星堆|三星堆考古发布重大新成果
- 三星堆|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距今约3000年
- |于无形处寻丝踪:三星堆里的丝绸
- |三星堆有新发现,文物名称能注册商标吗?
- 招聘|曾仕强:作为下属,我们该如向领导请示问题?
- |“月光宝盒”上线,三星堆为何有超越时空的魅力?
- |高科技手段助力三星堆精细化、现代化考古 让提取、保存、复原等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