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使女的故事》海报 。
用绘画直面创痛、抚慰内心
长大成人后的伊莱恩成为了一位小有名望的画家 , 用画家的眼睛发掘记忆中的世界 。 《猫眼》总共十五章 , 除了第一章“铁肺”之外 , 其余十四章均以伊莱恩创作的画作为题 , 反映了她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 。 伊莱恩的创伤经历以碎片化的方式在艺术作品中得到无意识的表达 , 此外 , 哥哥斯蒂芬的物理学理论、她本人对色彩的热爱、年少时精确绘制生物标本的训练 , 以及她对拼贴的喜爱(从杂志上剪纸的经历) , 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她的艺术风格 。 画画的过程其实是“反凝视”的过程 , 伊莱恩通过画画 , 打开了被压抑的记忆之门 , 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身份及周遭的世界相互协调 , 使自己的内心“从无序走向有序 , 从混乱走向和谐” 。
《猫眼》忠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多伦多生活的景象、声音和气味 , 戏剧性地描述了伊莱恩遭受校园霸凌的经历 , 这些经历与她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职业生涯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 是她观察世界的途径和方式 , 最终 , 那些给她生命中带来创痛的人和场景都被一一定格在了画布上 。 虽然艺术并非必然来自于苦难 , 但艺术家凭借灵敏的视觉、嗅觉和触觉 , 以作品为媒介 , 来表达生活中难以言说的痛 。 对伊莱恩而言 , 童年时朋友的施虐是她第一次遭遇的“恶” , 导致她过早地陷入一种自我强加的非人格状态 , 以逃避无法忍受的处境 。 儿时的她将自己的感知部分地转移到蓝色猫眼弹珠上 , 将其视为护身符 , 时刻带在身边:“它可以保护我 。 有时候带着它 , 我能看到平时看不到的景象 。 ”伊莱恩通过视觉感知和想象获得力量 , 以摆脱女孩世界的纠葛 。 借助于这种视觉想象力 , 成年后的伊莱恩培养出一种冷静、硬朗的绘画风格 。
伊莱恩最早的画作是《绞干机》 , 当时她刚刚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 , 对于未婚女子而言 , 怀孕不是一件好事 。 她仿佛再次体会到了童年时被埋在洞里的感觉 , 失去了所有的力量:“我几乎不能动弹 , 我几乎不能呼吸 。 我感觉我正处在虚无的中心 , 处在一个空荡荡的漆黑的正方体的中心 。 ”作画成了逃避的手段 , 至于为什么要画“绞干机” , 伊莱恩也说不清楚 , 只知道它来自记忆 , 它的出现“非常突兀 , 孤零零的 , 毫无来由” , 并且“充满了焦虑” 。 “绞干机”其实是伊莱恩选择性遗忘的物体之一 。 小时候 , 她会借口帮母亲做家务活儿(比如洗衣服) , 避开科迪莉亚一伙 。 绞干机是伊莱恩童年时代逃避痛苦的工具 , 此时无缘无故出现在画布上 , 实质是她潜意识的反映:她渴望再次逃避不愿面对的事实 。 画布上透出的不安和焦虑恰恰是伊莱恩本人心情的投射 。 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一切艺术形象从来都是诉诸无意识的 , 但它们采取了能够欺骗和安抚意识的形式 。 这是一种有益的欺骗:它有助于消解人所共有的各种情结 。 ”伊莱恩将情感上的焦虑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既是逃避 , 又是面对 。 逃避只能让人暂缓伤痛 , 但面对不堪的往事以及当下的境遇则需要勇气 。 通过下意识的审视 , 伊莱恩直面创痛 , 内心也因此得到了抚慰 。
同样 , 伊莱恩对史密斯太太的众多画作可以被视为从创伤中恢复的疗愈手段 。 史密斯太太是伊莱恩童年伙伴格雷斯的妈妈 , 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 始终以怀疑的眼光审视来自无神论家庭的小伊莱恩 。 她明明知道科迪莉亚几个对伊莱恩的所作所为 , 却并不加以制止 , 反而抱着纵容的态度 , 甚至在背地里说“这是神在惩罚她……她活该 。 ”伊莱恩从此对她产生了深切的恨意 。 在她的画笔下 , 史密斯太太“就像细菌一样 , 在墙上不断繁殖 。 ”她那邪恶的眼睛“始终跟着我” , 仿佛能看穿一切 。 伊莱恩如同着了魔一般 , 一幅又一幅地将它们展现在画作里 。 然而 , 时过境迁 , 在画展上 , 当中年伊莱恩站在史密斯太太的画像前时 , 却看到了从前未曾注意到的一面:
- |阿特伍德、村上春树、简·奥斯汀:文学名家笔下的父亲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阿特伍德|女性面临的荒诞现实
- 玛格丽特·|今日特稿|假如没有“女司机”,汽车发展可能会倒退十年?
- 玛丽王后!玛格丽特对此五股项链情有独钟,四次出现在生日肖像中,厉害了!
- 舍伍德·安德森|复旦教授梁永安精彩演讲:活得幸福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值得所有人一看
- 丹麦|她靠什么统治丹麦50年?女王玛格丽特魅力揭秘
- 戒指#玛格丽特的那些红宝石首饰,此戒指被出售两次,是公主亲自设计的
- 珠宝#玛格丽特公主的珠宝,让你涨见识,最后一件首饰竟拍出近亿高价
- 罗伯特·c·阿特金斯|2021读了30本书,有个很深的体会要分享给你,附全年书单
- 玛格丽特$丹麦皇室首饰光彩夺目而奢华,唯有一款手镯虽普通,却是流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