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澄城县的家庭中 , 处处都有澄城刺绣的影子——被面上的花好月圆、龙凤呈祥 , 信插上的凤穿牡丹 , 云肩上的鱼戏莲 , 保佑子孙健康成长的布老虎……一个个绣面活灵活现 , 仿佛置身一所民间艺术殿堂 。
本文图片
澄城刺绣的发源地澄城县自秦汉时设县邑 , 老百姓过着农耕女织的农家生活 , 农业耕种历史的沉淀给刺绣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也给澄城刺绣打上了深厚的农耕文明烙印 。
澄城刺绣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婚丧嫁娶、节日祭祀等民间活动中 。 千百年来 , 刺绣一直是澄城女子必学的技艺和必备的嫁妆 。 作为历史渊源深厚的陕西刺绣母体艺术 , 澄城刺绣在西北大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 虎头马甲-
澄城刺绣至今仍保留着中国较为本源的刺绣样式与特点 , 整体粗犷大气又不失秀丽 , 纹饰夸张不失内涵 , 色彩艳丽不失雅致 , 装饰趣味浓厚且造型变化多端 , 具有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征 , 是中华民族早期图腾符号和母体文化世代传承的继续 , 具有黄河文化粗犷豪放的特点 。
2008年 , 澄城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本文图片
澄城刺绣绣品内涵丰富 , 具有托物寄意的特点 , 纹样多与生命、幸福、长寿等吉祥因素有关 。
五只蝙蝠围绕寿字 , 寓意“五福奉寿”;梅花鹿的“鹿”象征“禄” , 寓意加官进爵;手持莲花怀抱大鱼的胖娃娃 , 寓意连年有余……澄城刺绣“图必有意 , 意必吉祥” ,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
俗话说“画中有戏 , 百看不厌” , 一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戏曲人物 , 也是澄城刺绣的常见表现题材之一 。
如今市场上机绣制品层出不穷 , 手工绣品成本高、效率低、收益少 , 伴随着澄城刺绣传承人的老龄化 , 精通这门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 澄城刺绣产业化之路一度举步维艰 。
本文图片
澄城刺绣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春莉
王春莉是澄城刺绣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 5岁缝沙包 , 9岁绣梅花的她 , 受到母亲和外婆的影响 , 逐渐喜欢并掌握了这门手艺 。 俗话说“三年出一个绣娘” , 澄城绣娘针工娴熟 , 技艺精湛 , 自幼习得绣工的王春莉技艺自然了得 。
伴随现代生活的时尚化 , 传统手工绣品几乎无人问津 , 眼看着家乡优秀的手工绣品慢慢淡出市场视野 , 她都感到无比痛心 。 为了重振家乡的传统手工技艺 , 2010年 , 王春莉和老公辞去了县城稳定的工作 , 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刺绣并在西安创业 。 她要架起澄城刺绣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 让更多人了解这门传统技艺 。
在深入村镇了解刺绣制作情况和刺绣产品的市场需求后 , 她决定将刺绣元素融入到流行服饰和生活中 。 首次尝试成功后 , 她又将目光锁定到近几年大火的文创产品中 , 开发出手绣香包、书签、杯垫、台灯、项链、耳环、包挂、头饰等日常用品和饰品 , 吸引了一众目光 。
- 夏至|人间好时节丨夏至
- |古诗词里的夏至节气
- 二十四节气|【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夏至吃面,还是吃粽子?
- 二十四节气|(图表·插画)【二十四节气·夏至】夏至日长(竖版)
- |节气|夏至,也爱迢迢夏日长
- |两岸非遗“云”交流 赓续中华传统文化
- |(图表·插画)【二十四节气·夏至】藕花深处采荷忙
- |非遗岁时记|夏至·一日短一线,消夏尝新面
- |“国”字号荣誉!非遗项目《汉中藤编》正式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