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英国1600年前简体汉字——“吉姆在这里”的背后,更值得中国人深思

位于英国西伯克郡的博克斯福德村 , 以养殖业与种植业为主 , 与外界交通不便 , 几乎算是一个经济落后与世隔绝的村落 , 但在2019年却突然引起世界轰动 , 尤其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 。
2019年 , 英国一群考古学家 , 直奔博克斯福德村 , 不顾村民劝说 , 爽快地掏钱征地考古 。 起初几天 , 考古并未取得丝毫成果 , 但就在考古专家都准备放弃时 , 一大批距今1600年的珍贵的古罗马壁画、铜首等文物重现天日 。
其中 , 最让人震惊的不是古罗马文物 , 而是刻有五个简体汉字的一块泥版 , 上面写有“吉姆在这里”的五个字!
英国|英国1600年前简体汉字——“吉姆在这里”的背后,更值得中国人深思
本文图片

毫无疑问 , 1600年前的古罗马遗址中 , 绝对不可能出现上图的简体汉字 。 因为“这里”两个字 , 古代繁体字写作“這裏” 。 所以 , 如果“吉姆在这里”的泥版文书果真出自该遗址 , 那么几乎可以宣布这座遗址存在伪造的可能 。
于是乎 , 接下来英国考古队进行了辟谣 , 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 , 大概有二种说法:一是参与考古的志愿者们 , 捏造了几个纪念品拍出来的结果 , 没想到被媒体拍到并进行了过度解读;二是这块泥版是后来未知原因掉入遗址的 , 从而古罗马文物混在了一起 。 总之 , “吉姆在这里”的泥版文书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 但古罗马遗址是真的(与“吉姆在这里”差不多的 , 上图中的其他两块泥版是不是真的) 。
然而 , 看到这里笔者却有些不寒而栗 ,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吉姆在这里”完全是用繁体字写的 , 就可能被认为是1600年前的古罗马文物一部分 , 那么西方史学家会如何解读这一段历史呢?
英国|英国1600年前简体汉字——“吉姆在这里”的背后,更值得中国人深思
本文图片

欲要知道西方历史学家如何解读这一段历史 , 不妨看一看他们对伦敦东亚人种尸骸、兵马俑、楔形文字、殷墟的部分文物解读 , 结果绝对让人细思极恐 。
2016年 , 在伦敦一座古罗马时期的平民墓地中 , 英国考古专家挖出22具遗骸 。 英国《每日邮报》称 , 其中两具为亚洲人种 , 另有4组被确认为非洲种系 。
对于其中的2个亚洲人 , 英国学者丽贝卡·雷德芬博士猜测认为:他们都是中国人 , 应当是罗马人的中国奴隶!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赞同这一推测 , 认为当时罗马帝国空前繁荣 , 伦敦早在罗马时代就是一座多元化色彩浓厚的国际化城市 。
另外 , 《泰晤士报》报道称 , 考古结果改变欧亚历史的传统认知 , 意味着亚洲人早在1600年前曾移民到古罗马帝国 。
“两具亚洲人种的遗骸”被判断都是中国人 , 还是罗马人的中国奴隶 , 毫无疑问地缺少严谨科学论证 , 缺少说服力的证据 , 完全是不负责任的瞎猜!
英国|英国1600年前简体汉字——“吉姆在这里”的背后,更值得中国人深思
本文图片

2013年 , 英国一位学者认为 , 兵马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希腊 , “来源于与西方的交往 , 来源于亚历山大的智慧和光彩耀人的希腊艺术” 。
2016年 , 英国BBC与英国《国家地理》杂志推出一部纪录片——《秦始皇陵的惊天秘密》 , 里面绘声绘色地塑造了秦始皇初见古希腊雕塑时的惊叹 , 于是在古希腊专家的帮助下 , 秦始皇由此建造了兵马俑 。 同时 , 纪录片中还提到兵马俑遗址中发现的一具疑似白人遗骸 , 推测该白人可能就是指导秦始皇制作兵马俑的古希腊专家 。
其实 , 如今对于兵马俑研究已经非常全面又深入了 , 如今没有见到丝毫古希腊影响的证据 , 但就是这种情况下 , 西方学者仅仅根据“中国人之前没有塑造过大型雕像”为由 , 就将兵马俑说成在古希腊专家指导下制作的 , 何其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