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清代全能型艺术家赵之谦的悲喜苦乐都在这些尺牍中

悲喜|清代全能型艺术家赵之谦的悲喜苦乐都在这些尺牍中
文章插图

在中国艺术史上,赵之谦是绕不过去的人物。这位清代书画印以及经学、史学、词章、金石学等方面皆有成就的全能型艺术家、学者,其作品和研究动向备受艺术界和学术界关注。上海图书馆对外发布消息,历时两年时间,该馆首次对馆藏赵之谦尺牍进行了系统性的鉴别,整理出真迹87通总计161纸(含名刺),汇成《赵之谦尺牍》一书。该书已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今天正式首发。
悲喜|清代全能型艺术家赵之谦的悲喜苦乐都在这些尺牍中
文章插图

据赵之谦研究领域专家戴家妙介绍,这些尺牍记载了赵之谦的种种生活细节,对研究他在艺文方面的才情成就,理解他人生中的悲喜苦乐,都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也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致鲍康、唐仁寿、宗源瀚、倪带铭、欧阳文卿等,均是第一次发现与赵之谦有书信往来,可补其生平交游,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
“私人通信最能体现作者的真实想法。此次出版的尺牍,展现出赵之谦不为人知的人生面向。”戴家妙举例,赵之谦与江湜、丁文蔚都以金石书画擅名江浙,同聚温州,诗文唱酬,交往密切,以兄弟相称,时称“东瓯三叔”,传为佳话。赵之谦在在写给江湜的信中,劝江湜凡事要看得开,要“解脱”,“勿时时忧患”,字里行间透露出真率与机智,也看出赵之谦在流离岁月中的激荡才情。
悲喜|清代全能型艺术家赵之谦的悲喜苦乐都在这些尺牍中
文章插图

赵之谦一生奔波,个性鲜明。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録》中记:“人言撝叔盛气难近,其实遇名实相副者,亦虚怀相接。” 不仅如此,他对家人也是呵护备至,事事为之筹谋,无微不至,算得上是劳碌命。比如,同治五年(1866)二月,赵之谦赴台州找陈宝善谋计筹款。陈把他介绍给黄岩县令孙熹,安排教职。他在致二哥信中有较为详细的叙述:
弟于十八日由蒿坝动身,一路大雨,不堪其苦。到台州府后大雨而且无船,耽搁两日,出重价讨船,始至黄岩。身体尚好,惟行李湿坏矣。翼文书院在离城三十里地方,山长必须往彼,不能兼管县中事,以故束修三百,火食在内,看去不能有多少赢余。子余本欲留弟在署,而该地绅士以书院肄业为词,不能推卸。现在留此,閲县试毕,即行赴馆……此地局面,自钱粮改短以后,弄成苦缺。署中徵收,朋友三人无束修,以外规为束修,朱墨系帐房兼办,不比从前永嘉万分……
赵之谦客寓黄岩七个月后,於九月末回到绍兴办理家事。十一月初再赴黄岩,年底回绍。客寓黄岩前后约八个多月时间,虽积得酬劳,但总体还是仅供敷出,不尽人意。幸好陈宝善、孙熹、吉子振等待赵之谦颇厚,为他安排了许多书画应酬,笔润亦丰,现传《赵之谦铭志集存》中有多件作品是他在黄岩时所作,可为佐证。
悲喜|清代全能型艺术家赵之谦的悲喜苦乐都在这些尺牍中
文章插图

赵之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具有全面修养且有开创之功的书画家、篆刻家,同时还是一位学者,一生致力著述,於经学、史学、词章、金石学等方面皆有成就,惜成稿者仅居其半。
未成稿的著述,后人只能从他给友人信中获得消息,如在《章安杂説》里提到:“余尝有续《经世文编》之志,频年奔走未暇作,姑録其目以备择。”在致江湜信中写道:“撰《补访碑録》《铜佛记》皆垂成,明秋当有刷本。”现《铜佛记》稿本下落不明,恐已佚。在致魏锡曾信中説:“弟从前作《见意书》及《称举通释》两种,近竟不能再作,深悔当时虚心……《金石萃编刊误》,弟从前曾有十余纸稿本。然作之非易,必得全有王氏所録之本乃可。”《称举通释》残本现藏上海图书馆,而《见意书》与《金石萃编刊误》二稿未见矣。在致孙憙信中称:“拙著《说柁》,山东友人有愿任刻资者,奈无暇写出,将来或寄印本奉览也。”在致潘祖荫信中云:“将来当尽心撰《藏书记》也。”《説柁》《藏书记》稿本,皆未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