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清代全能型艺术家赵之谦的悲喜苦乐都在这些尺牍中( 三 )


据他自言,北魏郑文公以及时人阎研香的书法对他这一时期书风变化的直接外因。目前所见他给孙熹写的楷隶书作品,以及本集中他给许增、宗源瀚、胡澍等人的书札,则明显看出赵之谦用“卷锋”起笔,转折处讲究修饰,一波一磔,交代得非常用意,而字形偏长,未脱邓石如体势。这一书风一直保持到同治十年(1871)直至他赴任江西而止。
悲喜|清代全能型艺术家赵之谦的悲喜苦乐都在这些尺牍中
文章插图

赵之谦历经千辛万苦,终於等到赴任江西的机会。然而,环境并未变得对艺事有利,反而官场的倾轧、生活的困顿、身体的病痛,使得他封刀,也不见他在金石上的发现与建树。虽然求书画者接踵而至,但他内心已没了昔日的鋭气与豪情,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而已。也正因为此,这一时期他的书法变得更加沉郁,增加“无所顾忌”,只写我心。其书体势由同治年间的欹侧修长变向平宽疏宕,尤其他的尺牍,满纸斑驳,不再像过去那样讲究点画使转,而是一种一边写信一边哭诉的情景,后人读之,不禁同情三分。本书中在江西任上致友朋同僚以及家书等,即是例证。
“刘熙载《艺概·书概》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以此话来阅读本书所有信札,是最为贴切的。”戴家妙说。

作者:李婷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