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论|王正丨礼与法——荀子与法家的根本差异( 三 )


在这里 , 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荀子对君主的认识 。 荀子认为 , “选贤良 , 举笃敬 , 兴孝弟 , 收孤寡 , 补贫穷 , 如是 , 则庶人安政矣 。 庶人安政 , 然后君子安位 。 《传》曰:‘君者 , 舟也;庶人者 , 水也 。 水则载舟 , 水则覆舟 。 ’此之谓也 。 故君人者欲安 , 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 , 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 , 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 。 三节者当 , 则其余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 , 则其余虽曲当 , 犹将无益也 。 ”(《荀子·王制》)应当说 , 荀子是始终坚持儒家“民为邦本”的政治传统的 。 他引用了舟水之喻 , 指出作为“舟”的统治者 , 一定要善待“水” , 即满足百姓的各类需求:首先 , 是基本的生存需求 。 所以国家应赈济贫困、帮扶弱者、减免苛捐杂税 , 使老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 其次 , 老百姓还想要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 , 使自己能由社会的底层逐渐上升到中层甚至上层去 , 这是一种想过上良好生活的愿望 。 一个好的国家 , 应当具有一个通畅的流动系统 , 能够让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努力 , 实现阶层的改变、身份的变化 , 而不是让官位、财富只被一少部分人始终把持 。 那样的话 , 既阻塞了老百姓的期盼而会造成不满 , 也会对统治者自身构成潜在的危险 。 而要实现这点 , 统治者就要做到“隆礼敬士”“尚贤使能” 。 如此 , 百姓便会心满意足 , 统治者这个“舟”也就可以在平稳的“水”上安宁的生存了 。 可见 , 荀子的君主观是一种基于儒家民本思想的君主观 , 这和法家的君主观是不同的 。
既然如此 , 荀子又是怎样滑落到圣王合一的呢?荀子认为:“圣也者 , 尽伦者也;王也者 , 尽制者也 。 ”(《荀子·解蔽》)荀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圣王 , 即道德上的至善者和政治上的最好者 。 在先秦儒者的心目中 , 圣王是一个普遍的理想 。 众所周知 , 在上古时期 , 是君师合一的 , 这是作为模板的圣王合一 , 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为代表;而自从孔子开始 , 圣与王分道扬镳 , 上古的圣王合一只能成为一种追溯的理想政治的典范 。 这一点 , 被孔门后学和孟子、荀子所共同接受 。 但如前所述 , 荀子却向后滑落了一步 , 又走回了圣王合一 , 这集中体现在荀子的“兼”论 。 荀子对“兼”多有论述 , 如“兼物物”“兼制人”“兼术”“兼听”“兼率之”等 。 按照佐藤将之的分析 , “兼”字的特色有“总揽”性、“帝王之术”和“天下之君王”三层意涵 , 所以它是“由治理天下的帝王所具有或实践之统治术” 。 的确 , 圣王合一的统治者兼具道德和政治上的至善性与至高性 。 那么 , 他又是因为什么而具有了这种至善性与至高性呢?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 , 在于荀子对“王者尽制”的理解 。 荀子认为 , 王者所尽的“制”从根本上讲是“制名” 。 他说:“故王者之制名 , 名定而实辩 , 道行而志通 , 则慎率民而一焉 。 ”(《荀子·正名》)王者通过制名 , 将名实的关系予以确定 , 这样道德就可以实践、治理就可以施行 , 而王者之志就会得到实现 。 然而名本来是约定俗成而没有绝对定准的 , 因此 , 在荀子以前的众多儒者看来 , 王者也只能对名采取“正名”的态度 , 即纠正名实关系 。 这里虽然也有较强的命名与赋义的含义 , 但一方面“正名”的名主要集中在人事范畴 , 尤其是“名分”上 , 而没有兼及物的世界;另一方面 , “正名”还是偏弱的 , 而不像荀子的“制名”这样具有强制性 。 所以 , 正如曹峰指出的 , “(荀子)清醒地看到‘名’的随意性、暧昧性 , 定义之多样性、不确定性给政治带来的危害 。 这点与孔子的‘正名’有一致之处 , 但孔子仅仅是提出了问题的严重性而已 , 解决的方法却是‘于其言无所苛而已’ , 即依赖道德的自律 。 ……荀子所说的‘正名’并不一定在逻辑上‘名’‘实’一致 , 它可以通过政治权力使‘名’和‘实’配合起来 , 这就是所谓的‘制名以指实’ 。 ”而且 , 荀子的名显然比孔子的名范围要广得多 , 他的名将人的世界和物的世界都包含在其中 。 所以荀子实际上是通过“制名”来将整个世界尤其是政治制度进行一种改革:确定世界中每个个体的职责 , 确立个人道德的义务与原则 , 明确政治制度和礼法的准则 。 这样就可以让天下人都有位可立、有法可循、有制可依 , 从而达到治理 。 荀子这种对制度的重视 , 在儒家中是少见的 , 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 但是 , 这样一种“制名”的观念 , 事实上给了王者过强的权力 , 也由此使得礼制产生了走向僵化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