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论|王正丨礼与法——荀子与法家的根本差异

礼与法——荀子与法家的根本差异
作者:王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哲学史》2018年第4期
内容提要:荀子的礼与法家的法看似接近 , 都具有制度化、成文化的特征 , 实则非常不同 。 荀子的礼治仍是在孔子的思路上 , 即良治是按照周朝的制度遗存进行改良 , 而且其礼学的关注点是普遍的人 。 法家的法治则认为周朝的礼制已经不适合新的政治形势 , 所以要用君主集权的法治来统治社会 , 而其法学正是为此而进行的特殊性思考 。 这种差异决定了法家之学具有的是特殊的时代价值 , 而荀子的礼学则更具有普遍性意义 。
关键词:荀子/法家/礼/法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先秦诸子道德哲学论辩研究”(17CZX025)的阶段性成果 。
荀子虽借鉴了法家对制度化、成文化的重视 , 而将儒家的礼建构为带有一定“法”色彩的成文化、制度化的礼 , 但实际上 , 他对法家的统治理念和治理方法 , 是排斥和抵制的;而法家则在系统学习儒学后 , 反过来通过批评儒家而建构自身的学说 。 所以荀子和法家并不是亲和的关系 , 而是相互拒斥的 。 在这种关系中最重要的差异之一 , 是两者间看起来近似但实际上非常不同的两个概念——礼与法 。 荀子的礼和法家的法都有成文化、制度化的特征 , 但有着根本而重要的不同 。 本文聚焦于这两个概念 , 试图澄清对此问题的一些误解 。
一、荀子的礼学
荀子在建构他的外王学时 , 非常重视在当时勃然兴起的法家一派的思想 , 尤其是吸收了法家对制度化和成文化的重视 , 因此他有所谓“礼法”的说法 , 而有学者乃据此认为他是儒家的异端 。 但其实 , 荀子不过是更加关注政治制度的设计和治理的有效性 , 从而显得和孔子似有不同、更与孟子的思想有较远距离 。 但我们若能仔细审视他的外王思想 , 就会发现 , 他所论述的治国之道仍在儒学的正宗范围内 。
荀子认为 , “道不过三代 , 法不二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 , 法二后王谓之不雅 。 衣服有制 , 宫室有度 , 人徒有数 , 丧祭械用皆有等宜 , 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 , 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 , 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 , 夫是之谓复古 。 是王者之制也 。 ”(《荀子·王制》)治理国家的大道不外乎夏、商、周三代的治道 , 而治理国家的大法则应遵循周朝的礼制 。 治国之道如果在三代之外就是流荡 , 治国之法如果不合乎周礼就是错误 。 为此 , 荀子甚至提出了“复古”的主张 。 由此可见 , 荀子所谓“重法”中的法 , 与法家的法不同 , 更何况 , 在荀子看来 , “隆礼尊贤而王 , 重法爱民而霸 , 好利多诈而危 , 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荀子·强国》) , 以法而治较之礼治还是要逊色一等的 。 所以荀子的想法 , 还是在孔子的政治路径上:按照周朝的制度遗存——礼 , 进行一些因时制宜的改良 , 即可实现良治 。
可以说 ,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 , 在政治问题上都只是“改良派” , 而不是法家那样彻底的“革新派” 。 荀子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态度看待国家的治理 , 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古代圣王是看到世间的纷争 , 才运用大智慧设立了一系列的礼仪法度 , 所以这些礼法是具有长久意义的;另一方面 , 社会风气虽然有变化 , 但人根本的各种禀赋却是不变的 , 因此古圣先王的制度仍然有其适用性 。 所以荀子认为 , 治国之道仍要以周朝的方法为基础 , 然后再加以适当的改良 。 而周朝治国的根基在于礼 , 故而荀子的外王思想也以礼为核心 。 不过 , 为了适应改变的形势 , 他在礼中又加入了一些法的因素 , 即将礼成文化、制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