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翻译赏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全诗的意思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翻译赏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全诗的意思

文章插图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原文翻译赏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全诗的意思】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
【译文】: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 。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 。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
【注释】: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 。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 。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
【赏析】: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 。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
其实,诗人就是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诗歌首颔联正是诗人关照月亮的思考 。从逻辑上应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抬头望月,触想到“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月下之景,诗歌却从对面飞来着笔昔年往事,描绘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会欢饮图 。诗歌起笔不同反响,召唤其昔日的觥筹交错、夜夜欢歌的情形,只有这样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 。繁华的过去越明朗,对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觉,以此造成的昔今悬殊反差,犹如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苦感 。可是两联二十八言中,诗人不烦厌地重复“八月十五夜”,显然它带给诗人的心灵是震撼的,也是惨痛的 。让诗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欢乐,独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凄苦 。诗句一望而知地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
月亮在古典诗歌里,更多承载了怀乡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这些月亮内涵是因空间距离产生而寄寓感情的 。不过月亮也会出现时间概念,它却成了一种永恒对照无常的人生,进而表现人生的痛苦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春江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这些诗句里的月亮意象无不指向时间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给个体生命的怅惘痛苦 。
昔今这种对比古诗里还是常见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过去听闻就该登楼观望洞庭水,可是不知为何直至今朝才有机缘登临,道出诗人生活无尽的无奈和生活的凄楚遭遇 。其实白居易在对比中也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