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声|聆听蟋蟀:我们都是哑孩子|周末读诗( 三 )


鸣声|聆听蟋蟀:我们都是哑孩子|周末读诗
文章插图
明 商喜《宣宗行乐图》
04
蟋蟀的故事
《聊斋志异》里有个故事,就叫“促织”,讲的是斗蟋蟀引发的悲剧,梗概如下:
明宣德年间,皇宫中流行斗蟋蟀,故每年向民间大量征收。蟋蟀本非西秦特产,偶因华阴县令欲媚上官,供奉了一头,上官于是责令华阴县每年例供。混账县令将此差事交给里正,县里有个叫“成”的人,是个童生,尚未考中秀才,因老实憨厚而被选中。不到一年,家财尽倾,他又不愿勒索百姓,限期将至,愁闷欲死。他自己勉力去捉,也没捉到,无以交差,而遭县令毒打。后来其妻求神问卜,成按图索骥,费尽心力,终得一俊健蟋蟀,大喜而归,举家庆贺,置之盆中,护养以待期限。然而,成九岁的儿子却因好奇而弄死了蟋蟀,悔惧之下,成子投井,复活之后,气息奄奄,魂魄化为一头蟋蟀,轻捷善斗,连鸡都不是它的对手。这头蟋蟀被层层供奉,直至以金笼献给了皇上,皇上十分欢喜,于是赏赐供者,从巡抚到县令到成,人人有份,“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故事给了个大团圆的结局:岁余,成子精神恢复,又不数年,成“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如此美好的画面,真叫人心酸不已。
最后,我们再回味下洛尔迦的《哑孩子》。“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诗人用画外音说:“把它带走的是蟋蟀的王”。为什么是蟋蟀的王?题为“哑孩子”,为什么诗中只说“孩子”?
想想一个孩子长大成人,所谓“成长”,不就是逐渐失去孩子的声音吗?我们长成了大人,内心深处仍是个孩子,只是那孩子变成了哑巴。然而,我们渴望回到真我,想要找回那个声音,在一滴水中。诗人说“我不是要用它来说话,而是做个指环,戴在纤弱的手指上”。或许诗人想以缄默来守护那声音。
我们都是哑孩子,其实那声音并没有丢失,正如诗人说的,它只是被俘去了远方,穿上了蟋蟀的衣裳。
日本作家太宰治写过一个短篇,叫《蟋蟀》,整个故事似乎与蟋蟀无关。女人嫁给了一个落魄艺术家,婚后艺术家时来运转,成了名人,但他也显露出庸俗势利的本性,其丑陋行径以世俗眼光观之并无不妥,但女人却为他感到可耻。“或许在这个世界上,你是对的,而我是错的”,故事的最后,女人说她感觉仿佛脊椎里住着一只蟋蟀,吵得她灵魂不得安宁,但她毅然决定离开,决定让这只蟋蟀的叫声“一生不忘地活下去”。
撰文 | 三书
编辑 | 宫照华、张进
校对 |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