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我读︱1959年美苏之间的“芭蕾外交”( 三 )


剧目《天鹅湖》是对前革命芭蕾的重新诠释 , 以使其切合马克思主义原则 。 改编既体现了对古典文化的接纳和继承 , 又突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信条 , 但相对弱化了原芭蕾的哲学内涵(原芭蕾更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pp. 96)同时苏联评论家也更倾向于从阶级斗争的角度重新解读《天鹅湖》 。(pp. 98)作品为了更好传达马克思主义 , 在编舞上有所增删 。 如 , 为了削弱对男主角个人奋斗的强调 , 减少其舞蹈演绎 , 而增加面部表情、动作、音乐等表现形式 。 这部苏联版的《天鹅湖》旨在减轻共产主义社会中对沙皇艺术的崇拜而产生的内在矛盾 , 突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世俗幸福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 。(pp. 107)
《吉赛尔》的重点落在更新和改造古典艺术 , 以此证明前革命芭蕾也可以契合苏联芭蕾的新理念 。 同时通过创作比西方更优秀的版本 , 以证明苏联的制度——至少在艺术领域——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为优越 。 在这个逻辑下 , 美方评论家对苏版吉赛尔的赞颂 , 被视为美国资本家对共产主义优越性的确认 。 另外 , 《吉赛尔》把救赎的爱作为中心主题 , 主角被爱所改变 , 预示了社会也可以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发生改变;于是男主角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社会也就可以通过文化外交等努力被改变 , 转变成共产主义世界的一部分 。 苏联由此可以改造美国人 。(pp. 134)
《宝石花》是新时代的舞剧 , 完成于1949年 , 但在赫鲁晓夫时期才得到苏联官方的认可 。 编舞者受到当代潮流的影响 , 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 虽然挑战了戏剧芭蕾和剧院领导的地位 , 但并没有脱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 。 《宝石花》展示了苏联芭蕾舞的现代成就和新一代表演者的才能 。 该舞剧因取材于日常生活而易于被理解 , 力图传达为伟大目标而自我牺牲的主题 。 当美国人开始认同为了更大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幸福 , 认可与不公正的社会规范作斗争的行为时 , 他们将慢慢接纳苏联的想法 。
除了四部完整剧目 , 还有汇集了多部作品选段的亮点节目 。 多元化的选择证明了不论是革命前还是现当代的作品、俄罗斯还是非俄罗斯作家的作品 , 优秀的苏联艺术家都能够驾驭 。 对于沙俄时期文化的认同和再造 , 则体现了苏联文化的内在张力——革命前的作品也能在苏联体制下被改进 , 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 亮点节目重点突出艺术家的创造力 , 而弱化了意识形态因素 , 以此中和前面四部完整剧目对共产主义信息的强调 。 这样的处理有利于减少受众的反感 , 达到苏联的宣传目的 。
对于麦克丹尼尔的分析 , 杰西卡·布莱克(Jessica Black)认为作者对芭蕾术语的使用是较为有限的;对舞剧的分析则主要基于作者对1950年代表演影像的研究和她个人的诠释 , 而不是1959年巡演 。 对于巡演剧目的选择 , 作者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和分析 , 但若能进一步参考苏联档案材料以及来自相关官员和表演者的证据 , 将有助于提高作者分析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 另外 , 作者虽然对于每部剧目的具体分析各有不同 , 但最后都落脚在宣传意识形态的目的上 , 论述结构和结论也较为重复 , 或许有碍于论断的准确性 。
舞团巡演的反响与作用
对于文化手段的效用分析绝不能仅停留在政策设计、目的预期、实行过程之上 , 还需要对其实际效果进行评估 。 麦克丹尼尔对观众反响的考察主要来源于美国各家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评论 , 这也是苏联媒体报道和领导层评判舞团巡演效果的主要依据 。
美国方面的评论记录了观众对巡演的热情赞颂 , 也传达了评论家对舞团的演出和表演者艺术才能的肯定 。 麦克丹尼尔认为苏联从始至终把芭蕾作为冷战武器 , 作为向美国人渗透共产主义思想的工具 。 苏联期望通过获得美国在艺术上的认同和赞赏 , 强化自身意识形态和影响力 。 美国评论家的赞美在苏联看来是得到西方认可的证据 , 这也坚定了苏联对艺术可以超越政治分歧 , 促进美国人转向共产主义的看法 。 然而 , 对于巡演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 美国评论家们始终保持警惕而不是接受;美国民众对苏联表演艺术的态度 , 也主要是出于好奇、欣赏 , 以及彰显个人身份地位的原因 。 因而苏联的期望在美国注定是缺乏社会土壤而难以实现的 , 美国的反响也并非如苏联媒体所称的接受苏联意识形态的表现 。 美苏双方对芭蕾的不同设想和理解 , 削弱了芭蕾舞团巡演的效力 , 这与苏联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