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海德格尔的思想起点与走出幼年的现代( 四 )


生活的三重含义
“作为一个哲学家 , 生活不易” , 1919年1月海德格尔在给克雷布斯的信中这么说道 。 在不久之前 , 他还在气象站服兵役 , 从前线回来后很快便开始着手准备战时亟待时期的讲座 , 彼时的海德格尔因改宗事件而逐渐远离了天主教会 , 失去援助的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学术前途作打算 。 在1919年他第一次登上讲台时 , 他的听众是刚从前线败退而归的士兵 , 他们的心情想必比海德格尔更为灰暗 , 他们或许想从这位29岁的年轻老师那里得到一些关于生活的启发 。 然而从一开始 , 海德格尔就已然拒斥了世界观或科学的哲学 , 他拒斥了那些令人得到安宁的简单的东西 , 而是希望让生活保持其艰难 。 这种神经质一般的性格无数次地体现在他的讲课与著作中 。 在WS 1920/21 , 他也是这样泼学生的冷水:“我不会带来引起兴趣的材料或感动心灵的东西 。 ”
这也是海德格尔屡次让人失望 , 却总是吸引人继续探究的那种思想特征:尽管他总是在暗示我们生活有其卓越的维度 , 但从不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是怎样做 。 说到底 , 我们关心的不只是一般而言的生活 , 而是我们的生活 。 因为生活问题不像一个逻辑问题 , 我完全可以闭着眼将它悬置 , 在忙碌中将其抛于脑后;生活问题不只是一个有待理论解答的问题(Frage) , 同时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Problem) , 面对这一难题我们根本无处可逃 。 倘若海德格尔不能提供对这一难题 , 而不仅仅是这一问题的解答 , 那我们凭什么承认他所说的东西还能被称之为“生活”呢?换言之 , 我们不仅需要生活的哲学 , 同时也需要生活的伦理学 , 这是海德格尔能提供的东西吗?在1946年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Brief über den Humanismus)中 , 海德格尔拒绝了对其存在论的“存在主义”解释 , 但这并未为这一问题画上句号:伦理学的缺席依旧表明 , 或者说恰恰表明了某种联系 , 伦理学的缺席不意味着它与伦理无关 。
这些问题都需要回到海德格尔对生活的讨论 。 在新康德主义时期 , 海德格尔更多使用的是“体验”(Erlebnis) , 随着对狄尔泰研究的日益深入 , 它逐渐演变成“生活”(Leben) , 相关的词还有“经历”(Erleben)以及“经验”(Erfahren) 。 尽管海德格尔赋予了这个词新的含义 , 但它毕竟带有强烈的传统哲学的痕迹;在二十世纪中期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转向中 , 这一词被“此在”(Dasein)所取代 。 但这从不意味着海德格尔关于生活的讨论因此失效了 。 哲学、原始科学、本源科学、现象学、解释学、思想这一系列术语一样 , 生活、经验、此在、此之在等等术语都处在一张互文关联的网络中 , 它们都是对某种共同实事所作的不同方面的“形式显示” 。 此外 , 生活这一术语也足以表明 , 海德格尔并非不问世事的玄想家 , 他与我们一样关切着生活的问题与难题 。 在其思想起点处 ,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复杂、纠结、时而坚决时而犹豫的未定型的海德格尔 , 一个有血肉的秘密国王 。
在1919 KNS中海德格尔强调了生活的前理论特征 , 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只能被非理性地体验 , 对于生活而言我们依旧能分辨出它的结构 。 最宽泛地说 , 任何东西都有至少两种方面:它的内容 , 也即“什么”(Was);以及它的形式 , 也即“如何”(Wie) 。 早在1915年教职论文中 , 海德格尔就以这两个方面来讨论一般事物的存在 。 在1919年的雅斯贝尔斯书评中 , 这两个词分别被用来指意向对象与意向方式;到了WS 1919/20 , 他又谈到本源科学所要把握的既是生活的Was , 也是生活的Wie 。 这表明 , 这一对概念是海德格尔谈论生活的基本划分 , 我们不仅要讨论生活的种种内容 , 否则就和各种具体科学无异 , 同时也要讨论这些内容如何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