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时期票据
不光雍正对官员年龄相貌和档案记载问题给予关注 , 在此前的唐宋 , 年龄问题一直成了官员难以回避的问题 , 且大体有两个极端 , 即官员看着太年轻 , 而简历写的年龄达到了标准 。 另外一种情况是官员看着太苍老 , 而简历写的年龄却小了很多 。 这种现象到了清代也基本大致相同 , 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年龄与外貌不符的现象 。 从当时文官籍贯和各省官员的平均年龄来看 , 平均年龄小的省份 , 其得官相对较易 , 八旗出身的官员年龄最小 , 平均在40.8岁左右 , 其他各省中级官员如通判、州判、州同、县丞、主簿、典史平均年龄在44.3岁 。 同知、知州、知县为中间层级 , 平均年龄为44.6岁;主事、郎中、知府、道员年龄层最高 , 平均为46.1岁 。 《雍正朝官僚制度研究》
三、做官为何如同走驿站?从宋代开始这一难题到了清朝也未能有效解决 。从宋朝开始 , 做官的资格限制越来月多 , 回避制度也越来越严密 。 为防止地方官员长久于一地为官 , 椅子还没坐热就给调走 。 乾隆时期 , 认为郡守县令必须久于其任 , 方能治理一方 。 然而这样的弊端是 , 给了地方巡抚揽权的机会 , 为州县官员大开奔走之门 。
就一个省而言 , 属你僚全看巡抚的脸色行事 , 巡抚偏私好谀 , 属僚就要善于逢迎 。 三年大计决定升迁 , 以及平常遇到保题的缺位必须先纳贿赂 , 以及平常遇到保题的缺到引荐 。 一且出现属员缺位 , 一时拿不出钱 , 就要求他日回报 , 如此才能得到推荐 。
清代官员
对于承上启下的知府一官 , 因为向上升一阶 , 就是监司大员 , 进而为布、按方面大员 , 因而更视现任为传合 , 所做的事情就是连迎上司 , 以图升迁 。
由于官如传舍 , 人无久志 , 致使为官者得过且过苟且目前 , 不思进取甚至旷职废事 。 乾隆时雅尔图在河南为巡抚 , 官署长满茂草 , 也不修整更何谈其他 。 许容在湖南任巡抚甚至用文书废纸糊衙署 , 气得皇帝也说“这些就是所谓以官为传含的典型” 。雅尔图、许容在当时被称为勤于职事的省级大员 , 他们尚且如此 , 其他省可以推想是什么样子 。 到了州县官 , “在官无异一驿耳” , 做官像驿站一样 , 只是匆匆过客何必要有长远打算 。 人在旅途 , 官也如此 , 要想让他们为民做事 , 岂不是痴人说梦 。
相关画面
乾隆帝就说 , 现今的亲民官 , 虽然不至于贿赂公行 , 也不乏兢兢职守的人但功令森严 , 考成追迫 , 每天在文山会海之中 , 哪有真心以民为念?知州知县的本意是让他们周知一州一县之事 , 精神必须贯注有事在衙署办理 , 无事巡历乡村但现在的州县官 , 只以公文往来为事平日安坐衙署 , 或者奔走上司门前 , 跑官要官 , 州县官的本意已荡然无存 。
- 雍正|要提升自己的知识面,知识面要修炼到什么地步?
- 刽子手|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邓海山,一生砍了300多个脑袋,晚年遭到报应
- 翡翠|价值3000万的翡翠活环耳盖炉,竟作香炉用?清朝皇家也太壕了吧
- 大竹|大学生求职发现,一公司招1899年以前出生的人,难道要招清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