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牛×症?,年轻人真把它当回事吗?

曾几何时 , 社交恐惧症(“社恐”)是年轻人们最常见的抱团取暖词汇 。 最近 , 事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越来越多人开始用“社交牛B症”来形容一些社交场合的行为 。 他们或者在公共场合刻意做出些尴尬的举动 , 或者在人群之中自信表演自己“与众不同”之处 。
全文4630字 , 阅读约需9分钟
文/王楷文 编辑 走走 申婵 校对 赵琳
▲“社交牛掰症”流行:社恐人为啥还想得这种“病”? 。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ID:xjbdxw)
与“社交恐惧症”引发的羞赧相对 , 人们最近越来越不畏惧“社死” , 而是愿意放飞自我 , 欣赏和展现自己在社交之中所谓活泼、外向的一面 。 简单来讲 , 这一流行现象可以理解成是对社交达人们的一次正名与鼓舞欢呼 。
这一举动为什么会成为一种热潮?它会延续下去 , 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一种生活常态吗?
要解答这一问题 , 或许我们还需要逐本溯源 , 看看“社交牛×”这一举动的始源与发展历程 。
━━━━━
从短视频生发 , 到现实拓展
“社交牛B症”这一概念生发于短视频 , 并有几个几乎同步出现的发源点 。 其中较为明显的 , 一是已经被封禁的网红“郭老师” , 前段时间发布过一则在医院走廊中尬舞的视频——伴随着音乐《新欢渡旧爱(DJ版)》的旋律 , 郭老师在人群之前肆意摆手尬舞 , 毫不顾忌自己在公共场合的形象 , 有人便称其为“社交牛B症” 。 此后 ,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此音乐在人群之前摆出相仿的动作 , 在刻意制造的“尴尬”中寻求一种快感 , 风靡一时 。
而与之同时 , 博主“宇宙最强心理素质安峰”则在公共场合利用“大声喧哗”来进行表演 。 他多出现在餐厅、商场等公共场合 , 向店员购买食物 , 或在人群中自拍 , 接着刻意大嚷:
“啊!自信的味道!没有社恐的感觉 , 真是太好了!自信——”
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和自身形象的嚎叫 , 也因此被人称为“社交牛B症” 。 不难看出 , 这一名词的初始语境 , 不脱在人群之中的装疯卖傻、标新立异之举 。 而这种表现其实来源许久 。 千禧年间“葬爱家族”的“杀马特”聚会、近年来的“社会摇” , 都有类似的倾向 。
在此 , 通过哗众取宠来成为流量货币 , 甚至涌现出些许低俗元素 , 仍是社交牛B症的核心 。 但有趣的是 , 这种行为逐渐超出了审丑的性质 , 走出短视频 , 开始向现实层面拓展 , 成为普遍的举动 , 其含义也从戏谑、嘲讽转为中性 。
比如 , 抖音博主“迷人的大反派”曾创造出一句“你好像有那个大病”流行语 。 这句话原本就指在人群中另类的举动 , 与社交牛B症相仿 。 不过在近期 , 该句越来越被改造为“你好像有那个社交牛B症”“我好像得了那个社交牛B症”来使用——从“病”到“牛x” , 这其中从贬到褒的语境变化 , 可以一窥人们对“社交牛B症”的肯定姿态 。
|社交牛×症?,年轻人真把它当回事吗?
本文图片

▲b站音乐综艺《我的音乐你听吗》 , 则更加体现出“社交牛x症”影响的深入 , 图为节目截图 。
而正在播出的b站音乐综艺《我的音乐你听吗》 , 则更加体现出“社交牛x症”影响的深入 。 节目前几期 , 几个自来熟选手日常交际画面、上台表演的自我介绍镜头等 , 都有密集的弹幕“社交牛B症”占领屏幕 。 嘉宾薛之谦善于接梗、鬼灵精怪的人设 , 也被大量“社交牛B症”的弹幕来调侃 。 作为主打“年轻人”牌的b站音乐综艺 , “社交牛B症”所指涉的开放、不羁与个人展示时的自信与幽默等特质 , 已经潜在地与当下青年一代的性格达成某种程度的联结 。 在此之前 , 这种特质更多与年长一辈联系在一起——中老年人更擅长不惧他人目光地在公共场合与陌生人打招呼、尬舞、锻炼等 。 而此刻 , 它却开始让渡给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