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贾樟柯:沿着私人记忆的索引,游进自己的情感大海( 二 )
四代作家接力讲述“中国往事”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作为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作家马烽之女段惠芳一起,重新注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展现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最初的片名是《一个村庄的文学》,提及改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原因,贾樟柯说,影片就像一个“海水版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蕴含了中国内在变化的一个力量,每个人最善良的生活愿望或者一种韧劲——遇见很多事情,还在坚持往前走。选择这四位作家作为讲述者,是因为贾樟柯认为,他们的生活和写作正好覆盖了1949年后,中国70年的当代历史。
马烽1922年出生于山西省孝义市,20世纪40年代起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于农村生活、工作,以一系列朴实、生动、富有泥土气息的农村题材小说、剧本广受好评,是中国“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贾樟柯表示,已故作家马烽的写作伴随着剧烈的社会改造,“‘革命文艺’是描绘中国精神肖像不能回避的部分,集体主义解决了什么问题,同时产生了什么问题,这是理解中国当代社会结构、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起点。”
文章插图
贾平凹生于20世纪50年代,他讲述的重点充满60、70年代的创伤与无奈。贾樟柯说:“片中贾平凹叙述的家庭与父亲的关系,完全就是我自己父亲的样子,可能因为都姓‘贾’,有了一种天然的亲缘感。”
1960年出生的余华是影片中的第三位作家,他回忆的重点在80年代,也即中国的改革开放阶段,那是社会解冻、个人主义开始复苏的年代。贾樟柯说:“上世纪80年代,余华以先锋作家的姿态进入中国文坛。余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从个体化的感受去描绘中国社会。他惯用的美学场景是小镇,这是农村和城市双方面信息的交汇处。小镇本身就具有结构性,它将土地、农民、传统与城市并置,更多的意义不是两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两者并置所揭示出的景观。”
梁鸿出生于70年代末,致力于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她的代表作《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对河南梁庄的留守者以及这个村庄的外出打工者进行了深入观察,清晰地展现当代乡村与中国社会的真实形象,使河南梁庄成为认识中国乡土现在与未来的醒目标本。她在纪录片中对于母亲和家庭的回忆也颇为感人,贾樟柯认为她的记忆与当下重合,梁鸿是他的知音。“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种现实和历史里,梁鸿是用文字,我是用影像,虽然从事的语言不一样,但关心的问题和捕捉的社会氛围是非常相似的,用不同的媒介反映同样的触动,是会消除一种创作的孤独感。”
文章插图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共分为18个章节,结构如流云般散漫。贾樟柯说:“这个国度中前行的人们如河流通往大海,一路心事沉沉,远方一片蔚蓝。每一个脚印都极其相似,每一个脚印都不该被遗忘。”
影片中,先是四位主要人物各为一个章节,其次,梁鸿章节延伸出了母亲父亲儿子三个章节,这是人类基本的家庭结构。其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的基本问题,比如吃饭、恋爱、病等等。贾樟柯的用意不是单纯揭示宏观的社会政治变化,而是去理解这些社会政治变化如何影响到了个人,“个体经验,特别是个体记忆中的细节描绘对理解历史来说是重要的,只有这样,我才感觉真正走进了历史。”
纪录片让我保持拍电影的快感
- 冬奥会|北京冬奥|我的冬奥会好看吗?(随笔 宋艳丽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冯德英|著名作家冯德英病逝!代表作《苦菜花》曾入选小学语文教材
- 谍影风云!盘点十位大神作家代表小说,每本都堪称巅峰之作,你追过几本?
- 北京|北京冬奥|冬奥来了!(现代诗歌 胡杨人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中国文学@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14幅书法真迹鉴赏,网友:不愧是民国才子
- 修梅!知名女作家自称李自成后裔,拿出文物为证,学者千真万确的事实!
- 熊磊&作家董江波指出错换人生事件八大影响!杜新枝的话不明不白?
- 作家@让网络文学更好表达当代中国
- 董强|外国作家眼中的唐诗
- 文化|作家艾伟“爱人”系列小说首版20周年重新修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