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东人的生猛,北京人不懂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黎广
广东人在北京 , 过得苦吗?
人生是漫长而线性的 , 城市发展也是如此 , 所以这个答案或许是:至少苦过 。
“北大蒸好的馒头要是扔出去 , 能砸死两个诗人 。 ”曾任北京大学文学系主任的陈平原是潮州人 , 忆起初到北京 , 感慨当地茶食粗劣 , “为什么月饼这么硬?”
同一个桥段 , 陈平原在广州楠枫书院的讲座上又聊了一次 。 “这个段子其实有两层含义 , 一是暗示北大的诗人多 , 二是北大的馒头确实很硬 。 ”
广东|广东人的生猛,北京人不懂
本文图片

“岭南文化新讲之四:岭南文化的新变与大湾区的未来”公益讲座近日在广州楠枫书院举办
巧的是 , 陈平原的老师黄天骥聊起早年旅居北京时 , 也有类似的感受 。 他发现 , 在北京的潮州餐馆提供的生猛海鲜并不是活鱼 , 进而对北京饮食大惑不解 , 从而怀念起广东食物的千姿百态 。
师徒二人在北京的经历 , 让他们反观广东 , 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饮食文化 , 从中总结出岭南文化的特性——生猛、务实、包容 。
生猛海鲜
9月16日 , 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 , 陈平原任首任院长 。 现年67岁的他 , 在20岁时就离开了家乡潮州 , 但其言语中夹杂的潮汕口音丝毫未褪 。
第二天 , 陈平原来到位于广州水荫路的楠枫书院 , 与他学生时代的老师黄天骥(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聊起岭南文化的新变与大湾区的未来 。
谈起饮食文化 , 师徒二人尤为感慨 。
作为岭南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 饮食的背后是地理、气候甚至是经济、文化相互融合的作用 , 当中包括食材种类、保鲜技术 , 以及地方口味的形成 。
从生活本质上来看 , 离开吃来谈文化是有缺陷的 。
陈平原的经历 , 可以看做是广东文化的表象 。 他回忆 , 初到北京 , 最不习惯的就是饮食 。
“在北京 , 和太太结婚后 , 我自告奋勇说我会做菜 。 到市场买菜 , 我说要买一条活鱼 , 鱼贩子说:‘你见过活鱼啊?’我说广州菜市场都是活鱼呀 , 对方说没有活鱼 。 ”陈平原只好放弃 , 说:“那好吧 , 要半条 。 ”
“鱼贩子说 , 哪有这样买鱼的 。 ”在他的记忆里 , 广州菜市场 , 买鱼是可以随意选部位的 。
广东|广东人的生猛,北京人不懂
本文图片

广州菜市场卖的都是生猛海鲜图源:视觉中国
类似的经历多了 , 陈平原开始理解北京的饮食——远离海边 , 在保鲜技术不好的年代 , 这类生鲜是相对少的 。
黄天骥也有相似的记忆 。 他说北京的潮州餐馆“可怕得很” , 馆子里的茶是煮着喝的 。 尽管牌子上写着“生猛海鲜” , 但提供的却是死鱼一条 。
他唯有问店家 , 是否知道“生猛”二字的意思 。
广东|广东人的生猛,北京人不懂
本文图片

外国厨师都爱到海鲜市场买生猛海鲜图源:视觉中国
生猛 , 这个词汇诞生于广东 , 早期流行于省港 。 生 , 指的是活的 , 猛是活泼的浓缩 。 “对方说不知道 。 当然 , 那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了 。 ”黄天骥说 。
同样是80年代 , “北京大学馒头能砸死两个诗人” 。 陈平原说 , 这个段子除了体现北大诗人多和馒头硬以外 , 还暗含了一个意思 , 就是人们对美食的鉴赏能力 。 这个能力是整个文化、政治和经济体系共同营造出来 , 而且有很强的时代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