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东人的生猛,北京人不懂( 二 )


师徒二人对于美食的论述 , 是试图通过广东与北京在饮食方面的差异 , 展现岭南文化为代表的广东性格 。
黄天骥说 , 这个性格特征就是“包容” 。 例如广州的及第粥 , 就是什么都放进去 , 既是一种包容 , 也是文化的交融 , “进一步概括 , 这就是岭南文化” 。
辣椒和茅台
关于岭南文化的包容性 , 陈平原想起自己的一名彝族学生 。
那个学生告诉他 , 彝族有30万人在珠三角打工 , 他们每年都在珠三角过火把节(彝族新年) 。 听到这 , 陈平原心里想的是 , 在广东的这些外来人员 , 竟然还能在这保持自己的习惯 , 这说明岭南文化的渗透或者干扰性很低 。
换个角度看 , 大规模的人口迁入 , 又会反过来影响岭南文化的存留?这也是很多学者在研究的课题 。
在陈平原的印象里 , 外来人口的迁入 , 多少对岭南文化有影响 。
还是以饮食为例 。 他在北京工作三十多年 , 每次回到广东 , 发现菜的口味都在变化 , 甚至潮州菜也都在变 , 但这种变化对于本地人没有感觉 。
广东|广东人的生猛,北京人不懂
本文图片

广东年轻人爱吃麻辣火锅图源:视觉中国
陈平原举了一个例子——以前潮州人不吃辣椒 , 现在的菜里都有辣椒;以前潮州人不喝茅台 , 现在也喝茅台了 。
“这和我以前的记忆不一样 。 我离开家乡几十年 , 不能要求家乡口味不变 。 家乡也在与时俱进 , 只是保留一个古早的记忆 , 但这种记忆不可靠的 。 时代在发展 , 一切都在变 , 保留某种基因 , 然后对各种刺激的反应 , 也是在变 。 只不过大体是不变的 。 ”所谓的大体 , 也就是陈平原所说的岭南文化根基 。
作为这一根基 , 粤语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支 。
全国都在使用普通话 , 部分地区仍有自己的方言 。 但陈平原发现 , 在各个方言区中 , 唯一能用方言开学术研讨会的 , 只剩粤语了 。
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 , 有一年香港电视台录制潮汕商会新年致辞 , 在场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潮汕人 , 说的要么是英语粤语 , 要么就是普通话 , “我就自告奋勇说用潮汕话来讲 , 讲了5分钟发现不行 , 因为特别枯燥 。 ”那时候 , 陈平原意识到 , 上世纪80年代之后社会出现很多新词 , 这些词用潮汕话讲很别扭 , “后来我也问老乡 , 在潮汕地区开学术会议用什么语言 , 他们说用普通话 。 ”
陈平原解释 , 这是因为学术词汇需要文化滋养 。 之所以能用粤语来开会 , 是因为有广泛的使用基础和文化根基 。 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 才能跟上经济全球化的迭代和新文化浪潮的兴起 。
以粤语作为切面 , 反观外来人口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 体现的是广东也会被外来文化影响 , 同时也会与时俱进 。
“广东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情怀 , 对新生文化会迅速杂糅 , 然后蜕变 , 再继续发展 。 ”陈平原说 , 这就是岭南文化在过去数十年的岁月里 , 在全国广受欢迎的原因 。 “粤语电影、广式茶点、新潮服装 , 大多是从广东发散到全国各地 。 ”
广东|广东人的生猛,北京人不懂
本文图片

陈平原对岭南文化的概括
对岭南文化的概括 , 陈平原说 , 就是生猛且踏实 , “关键就是这个‘且’ 。 生猛的人大多不踏实 , 踏实的人通常都思前想后缺少闯劲 。 广东人有这个特点 , 两者之间的张力 , 使得大湾区能有广阔未来 。 ”
【广东|广东人的生猛,北京人不懂】叹生活
北京茶点的粗放风格 , 给陈平原那一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以至于他老师后来每年都会给他寄月饼 , 尽管再三跟老师说不用再寄了 , “可他说 , 我知道你们那没什么好吃的 。 ”陈平原在楠枫书院解释 , 这些年北京吃的已经很可口了 , 但他还是“补了一刀” , “必须承认的是 , 北京的月饼确实不好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