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年|从天才到天才

近代以来 , 鲁迅或许是第一位深刻思考天才问题的中国人 。
现代意义上的天才概念大约诞生于17世纪 , 指一个具有“天生的智力或才能(natural intelligence or talent)” , 以及“显著的天生的心智能力(exalted natural mental ability)”的独特个体 。 这正是我们今天所熟悉乃至崇拜的天才之意涵 。 事实上 , 它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文化转型密不可分 。 欧洲文化在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从现代科学的诞生 , 到微积分的发明 , 从天文学、经济学等重要学科的创立和发展 , 到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重要思想的确立和宣扬……而在所有这些进步背后 , 是相信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智慧打开通往宇宙的钥匙 , 从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一核心理念 。 可以说 , 这几乎就是后世“天才崇拜”的原型 。 这一影响巨大的情结跨越中西方文化 , 至今仍为全世界所津津乐道 。
天才与民众
1924年1月17日 , 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发表了著名演讲《未有天才之前》 , 由葛超恒记录 。 这篇演讲稿最初发表于师大附中《校友会刊》第一期 , 后经鲁迅校正 , 于同年12月27日刊于《京报副刊》 , 最后收入《坟》(《鲁迅全集》第一卷) 。 毫无疑问 , 这次演讲的主题正是“天才” , 其核心观点围绕着天才与民众这一对基本概念 。 鲁迅从当时文艺界对天才的盛大的呼声讲起 , 直言“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 , 进而指出了一个极为荒谬的矛盾现象:“一面固然要求天才 , 一面却要他灭亡 , 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 。
【演讲|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年|从天才到天才】演讲|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年|从天才到天才
文章图片

《鲁迅全集》第一卷
于是 , 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 , 想要有天才 , 首先要有产生天才的民众 。 他说:“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 , 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 , 长育出来的 , 所以没有这种民众 , 就没有天才 。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 , 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 ——譬如想有乔木 , 想看好花 , 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 , 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 ”在此 , 鲁迅祭出了一对关键性的概念:天才与民众 。 作为孕育天才的土壤 , (高素质的)民众是最为紧要的 , 没有好的土壤 , 便没有争奇斗艳的花朵 。
当然 , 鲁迅并未否定天才的存在 , 他在最后讲道:“我想 , 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 , 似乎大家都可以做 。 做土的功效 , 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 , 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 , 也因为没有泥土 , 不能发达 , 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 ”同时又说:“泥土与天才比 , 当然是不足齿数的 , 然而不是艰苦卓绝者 , 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 , 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 。 这一点 , 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 , 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 。 ”是的 , 只有花大力气提升国民的整体素养(也包括个体的自我提升) , 天才才有希望兑现他的卓异天赋 , 这正是泥土的伟大之处 , 这足以令每位教育工作者良久深思 。
我们得承认 , 在鲁迅这篇演讲之后近百年的今天 , 他谈到的问题依然存在 。 无论是广为流传的“钱学森之问” , 还是全社会长期热衷的“奥数班”“少年班”“尖子班”等等 , 一定程度上都是鲁迅天才之忧思的某种变奏和回响 , “土壤”问题再度回归人们的视野 。 2020年11月16日 , 郑也夫先生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年级新生作了题为《兴趣的摧毁与发现》的演讲 。 在这场同样意义深远的演讲中 , 他直言兴趣形成的关键是自生长 , 并指出了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一是有闲 , 二是自主 , 三是广泛接触各类学科、各种游戏 。 最后他沉重地说道:“这三个条件本来应该是稀松平常的 , 但不幸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 , 大多数学生都得不到 。 ”兴趣是“土壤”质量的关键 , 一旦兴趣被摧毁 , “土壤”也将不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