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年|从天才到天才( 二 )


演讲|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年|从天才到天才
文章图片

《一帮业余爱好者:探访美国国民性》
我们也得承认 , 美国在过去的一百年间孕育了一大批改变世界的天才 , 美国文化在培育土壤(民众)方面值得全世界学习 。 为此 , 一位名叫杰克·黑特(Jack Hitt)的美国采访人员专门写了一本书来阐述美国文化的这一特质 , 名为《一帮业余爱好者:探访美国国民性》( Bunch of Amateurs: A Search for the American Character) 。 他在书中指出 , 19世纪中叶的家庭作坊形式开始与职业化趋势竞争 , 随着工业革命的降临 , 职业化的速度加快了 。 但业余爱好者从未消失 , 美国人认为业余爱好者是梦想家 , 他们痴迷于某种真实的东西 , 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天才、做出重大发现 。 由此 , 他鲜明地断言:“对业余爱好者的崇拜是美国文化的灵魂 。 ”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造就了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 。
我们可以看到 , 鲁迅和黑特所谈论的东西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 却存在着隐秘而深刻的联系 。 事实上 , 美国庞大的高素质业余爱好者群体 , 正是鲁迅所谓的产生天才的民众、孕育大师的土壤 。 有了他们 , 才有了爱迪生与特斯拉、莱特兄弟与寇蒂斯、赫斯特与普利策、海明威与福克纳、希区柯克与库布里克、奥本海默与冯·诺依曼、乔布斯与马斯克……这一连串的天才塑造了美国文明 , 也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 近百年前 , 鲁迅直指作为天才孕育土壤的民众的重要性 。 如今 , 黑特告诉我们 , 仅仅崇拜天才孕育不了天才 , 对业余爱好者的崇拜才是孕育天才的关键 , 这与鲁迅的天才之思几乎如出一辙 。
天才的群体效应
近百年来 , 对鲁迅的天才之思做出的最有力回应和深化 , 当属著名历史学家王汎森 。 2008年12月13日 , 王汎森先生在《南方周末》发表了《天才为何成群地来》一文 。 在新媒体尚未大规模来临、纸质媒介仍是知识分子人文思想交流重要阵地的年代 , 此文一出旋即引发广泛瞩目 。 那种关注 , 远非时下读者在网络上打开一篇文章之后 , 或随手“点赞”、或跟风“转发”所造成的“流量幻象” , 而是切实进入作者的思考视域 , 切磋琢磨 , 追古观今 , 力求解答那时摆在人们面前的共同问题 。
演讲|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年|从天才到天才
文章图片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在文中 , 王汎森举了英国思想家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的例子 , 这位据称是当时人类最有智慧的人 , 现实中似乎总有参加不完的宴会 , 殊不知这可能是他“萌发新思想的场合” 。 类似的例子他也信手拈来 , 如19世纪末维也纳的咖啡馆 , 20世纪初海德堡城中韦伯家的“周末派” , 俄国以别林斯基(V.G.Belinsky)为中心的文艺圈等等 , 莫不是在思想交流中碰撞火花 , 即一群人共同做学问 , 并把一个人顶上去 。 王汎森对此评价说:“凡是一个学派最有活力、最具创造性时 , 一定是一群人不但做着‘白首太玄经’的工作 , 同时不拘形式地围绕着一两个中心人物自由地交流、对话 。 ”
于是 , 我们看到19世纪欧洲思想之都维也纳成了“天才成群地来”的地方 , 维也纳城大量的咖啡馆成为繁星们的养成之所 , 往往体现了一群人如何把一个人的学问及思想境界往上“顶”的实况 。 直到20世纪上半叶 , 维也纳依然是天才汇聚的重镇 。 在此 , 王汎森举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例子:1920-1930年代 , 维也纳之所以造就了那么多杰出的社会科学家 , 与米塞斯的私人讨论会密切相关 。 当时米塞斯不是大学教授 , 而是奥国财政部的一名商务顾问 , 那一群围绕在他旁边读书讨论的人就有哈耶克、Eric Vogelin等人 。 是的 , 如今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大师、奥地利学派第三代掌门人米塞斯只是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经济学 , 但他每周五晚7点的私人讨论会质量极高 , 堪比爱因斯坦创立的奥林匹亚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