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跃升“文化空间”( 四 )


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跃升“文化空间”
文章插图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淮北师范大学大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余敏辉告诉采访人员,大运河安徽段有三分之二以上埋于地下,运河文化遗产可视性、观赏性、通达度欠佳;已发掘的柳孜运河遗址处在国道343边缘,有被彻底毁坏的风险;沿线人口密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围绕大运河实体的空间管控、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体制机制等工作有待完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为此,安徽省文旅厅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契机,重点加强与江苏、浙江等沿线省(市)的合作,利用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长三角文旅合作联盟、扬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杭州大运河国际论坛等平台加强沟通协作,依托“大运河城市全媒体联盟”,促进运河城市合作共建,共同推动“千年运河”品牌建设。
作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于9月22日至25日在苏州举办。除苏州外,江苏其他地市在运博会前后也将围绕大运河主题策划组织相关配套活动,包括无锡今夜“梁”宵暨古运河风情夜游节、徐州窑湾大运河文化节、扬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等等。
与江苏、浙江不同,余敏辉解释说,隋唐大运河安徽段沟通融汇中原、淮扬、齐鲁、楚汉等地域文化,“我们在强化隋唐大运河遗址展示的同时,或可突出其本身的不完整性,整合大运河沿线史前文化、孝贤文化、楚汉文化等资源要素,深掘阐发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让大运河‘活化石’动起来”。
在余敏辉看来,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既要打造“城市里的公园”,又要打造“公园里的城市”。“我们可以导入国家文化公园LOGO标识系统,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即:立足特色运河文化,进一步梳理分析不同运河城市的各类文物和文化资源,识别具有代表性、文化价值突出、主题鲜明的资源富集区域,根据分布情况和文化价值,构建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等。并结合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优势,做好城市形象推广,构建特色鲜明、差异明显的发展格局,实现运河城市各美其美。”
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跃升“文化空间”
文章插图

▲社戏是绍兴水乡古镇保留下来的一种民俗活动。| 张超摄
和黄杰一样,对于未来发展,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朝晖十分看重非遗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作用。“运河城市都有很多非遗资源,可因地制宜打造相应的文化舞台。打个比方,我们以前可能喜欢去咖啡馆喝咖啡,现在可以在运河船上或者拱宸桥边、浙东运河文化公园里喝茶,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舞台化的非遗展演,让游客有视觉的愉悦、听觉的欢快、味觉的遗香,推动运河非遗活态传承,使之成为国家文化公园里的名片。”
江苏省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等标志性项目。专家们一致认为,文化建设、遗产保护、非遗传承离不开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是让更多年轻人接受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火”起来的的重要手段。国家文化公园的数字化之路,未来任重道远。

作者:本报采访人员 付鑫鑫
图片:除署名外,均受访者提供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
【 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跃升“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