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刘先银经典点说-诗经125-唐风_采苓:告戒人们,切勿轻信谣言( 二 )


【赏析一】
本诗的主题比较单一 , 意在劝说世人不要听信谗言 。 关于此诗的本事 , 一般论家都说是讽刺晋献公的 。 《毛诗序》称:“《采苓》 , 刺晋献公也 。 献公好听谗焉 。 ”近人吴闿生《诗义会通》进一步申述其旨说:“献公听谗之事 , 莫过于杀太子申生 , 诗必为是而发 。 《序》不言者 , 人所共喻 , 无待更言也 。 ”吴氏这一推断 , 虽无信史可征 , 但不为无据 , 姑录以备考 。
诗分三章 , 每章以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开篇 。 所谓“兴” , 依朱熹的解释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 第一章的“采苓采苓 , 首阳之颠” , 第二章的“采苦采苦 , 首阳之下” , 第三章的“采葑采葑 , 首阳之东”等等 , 都是用“先言他物”的手法以引起下文的 。 “苓” , 一名黄药 , 又名大苦 , 叶似地黄 。 “苦” , 是苦菜 , 亦作“荼” , 似葵 。 “葑” , 是芜菁 , 亦称蔓菁 , 俗称大头菜 , 根块肥大 , 可供蔬食 。 这三种植物 , 都是《诗经》时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 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诗人用这三种习见之物以起兴 , 从而表达自己“人之为(伪)言”“苟亦无信”、“苟亦无与”、“苟亦无从”的理念 。
“无信” , 是强调伪言内容的虚假;“无与” , 是强调伪言蛊惑的不可置理;“无从” , 是强调伪言的教唆不可信从 。 语意层层递进 , 从而强调伪言之伪 。 接着诗人又用“舍旃舍旃”这个叠句 , 反覆叮咛 , 进一步申述伪言的全不可靠 。 至此 , 诗人所要申述的“人之为(伪)言”“无信”、“无与”、“无从”的理念已经阐述得淋漓尽致 , 无须再说了 。 假若世人都能做到“无信”、“无与”、“无从” , 那么伪言也就没有市场 , 制造伪言的人也无立足之地了 。 故此诗人在每章的结尾用“人之为言(伪言) , 胡得焉”以收束全诗 , 表明造谣者徒劳无功 。
前人评此诗 , 谓“各章上四句 , 如春水池塘 , 笼烟浣月 , 汪汪有致 。 下四句乃如风气浪生 , 龙惊鸟澜 , 莫可控御”(戴君恩《读诗臆评》) , 又谓“通篇以叠词重句缠绵动听 , 而姿态亦复摇曳”(姚际恒《诗经通论》) 。 确实本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重章叠句、反覆咏唱的手法 , 造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旋律美 , 给读者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
【赏析二】
《毛诗序》曰:“《采苓》 , 刺晋献公也!”后世研究诗经的学者多认可这一观点 , 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 , 至于讽刺的对象是不是晋献公就不得而知了 , 考证者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 , 因此这首诗的主题还是有争议性的 , 即主题的模糊性 , 由此可见古人的观点也并非可信 , 毕竟人会受到偏见的影响!
对于这首诗是讽刺当权者的 , 应该是没有异议的 , 这是主流的观点 , 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写到:“自古君听谗多矣 , 其始由于心之多疑而好察 , 数数访刺外事于左右 , 故小人得乘机而进谗 , 势至顺而机又易投也 。 若夫明哲圣主 , 未尝不察迩而兼听 , 但其心虚 。 故人之进言亦必姑舍其然 , 详察也而后进 。 造言者即有所惮 , 则谗不远而自矣 。 ”显然 , 方玉润是认为这首诗是讽刺听信谗言的当权者的 。 再中国历史上 , 昏君、小人数不胜数 , 因为听信小人谗言而亡国者不乏其人 , 奸臣当道 , 小人得志 , 忠臣、正直的士大夫、文人便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 要么被流放 , 要么被陷害致死 , 要么被排挤 , 要么自杀 , 要么隐居 。 由于愤恨 , 文人士大夫只有通过诗歌、文章来排遣心中的不满 , 极力讽刺昏庸者 , 小人 , 奸臣!因此 , 讽刺文学多如牛毛 , 成为中国传统文学上的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