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刘先银经典点说-诗经125-唐风_采苓:告戒人们,切勿轻信谣言( 三 )


这样 , 把《采苓》理解为讽刺当权者的讽刺诗也就不足为奇了 。 但是读了这首诗之后 , 我有一种这样的印象 , 这应该是一首弃妇诗 , 一个遭遇负心男子抛弃的女子的哭诉 , 因为听信了男人的花言巧语 , 而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给了他 , 谁知道这个男子是个花花公子 , 是个负心汉 , 他玩弄了女人的感情之后抛弃了她!女人在经历了痛苦之后才明白:“人之为言 , 苟亦无信” 。 这首诗和《氓》的主题差不多 , 是一首女人的悲歌!
这首诗分为三章 , 以植物其兴 , 第一章以苓起兴 , 之后就是女子喋喋不休的哭诉 , 被抛弃后 , 女子明白了:男人的甜言蜜语根本就不可信 , 恋爱是说过的海誓山盟、天长地久都是骗人的谎言 , 自己却像个傻子一样相信了 。 “胡得焉”是女子深深的自责 , 她笑自己太傻、太笨、太多情 , 才会被爱情迷失了双眼 。 二三章分别以“苦菜”、“芜菁”起兴 , 是女人在哀叹自己的命运像“苦菜”、“芜菁” , 同时女人继续哭诉心中的怨恨 , 反反复复 , 有如祥林嫂不厌起烦的讲述她的儿子被狼吃了一样 。 悲切怨恨的感情在反复吟唱中层层推进!女人恨啊 , 恨那个欺骗自己感情的负心汉 , 恨自己 , “人之为言 , 胡信焉!”
当然把《采苓》当作弃妇诗来解读只是一家之言 , 纯属个人的感性认识 , 毕竟没有可靠的史料可以做证 , 其实理解为讽刺诗不也是没有证据吗?基本上是沿袭了《毛诗序》的理解 , 谁又能保证《毛诗序》就是正确、科学的理解呢!由此可见 , 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一千个读者 ,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应该是“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的!没有所谓的权威 , 就向刘心武研究《红楼梦》一样 , 《红楼梦》不是红学家的专利 , 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
至于说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 并没有什么独特只处 , 用的是《诗经》的惯用手法 , 以植物起兴 , 然后就是重章叠句 , 三章一个意思 , 显得很罗嗦!没有《关雎》、《子衿》、《蒹葭》写的好 , 像《关雎》、《子衿》、《蒹葭》这样的优秀作品 , 几千年来依然散发着无限的艺术魅力 ,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 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经典的 , 永恒的 , 而《采苓》算不上 , 在诗经三百首里只能算做三流作品!
当然我们不能以今人的审美标准衡量古人 , 毕竟当时语言词汇都很贫乏 , 人们的思想眼界都有限 , 写出这样的诗歌来已经是很伟大的事情了 , 至于说艺术上的不足应该是微不足道的 , 也是不可避免的 , 当时 , 诗歌刚刚起步 , 处于尝试探索阶段 , 就乡新文化运动时期刚刚提倡用白话文做文章那样 , 开始是幼稚的 , 最后不很好的发展起来了吗!因此人类不应该嘲笑人类童年时代的幼稚 , 只需要认识就可以了 , 对于《诗经》也是一样!
我国|刘先银经典点说-诗经125-唐风_采苓:告戒人们,切勿轻信谣言
文章图片
刘先银书法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我国|刘先银经典点说-诗经125-唐风_采苓:告戒人们,切勿轻信谣言
文章图片
刘先银题写书名《道德经》
我国|刘先银经典点说-诗经125-唐风_采苓:告戒人们,切勿轻信谣言
文章图片
除了?你自己 , 没人有?能浓墨重彩描绘出你的藍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