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作#登上此楼李白停笔不写,杜甫却写下这篇千古名作
【编者按】“2018年是大唐建立1400年,那是个群星璀璨的伟大时代,那是直到今时今日还依然活在我们心中的盛世大唐。”遇见发愁的李白,和他一起登上金陵的凤凰台;品尝王翰的葡萄美酒,在刚健的时代风貌里体会中国式的狂欢;跟随王维的行迹,走近“安史之乱”的事件现场;借用罗隐的锐利目光,在唐代市井中观察世间百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新著《唐诗简史》,带你品读唐代王朝历史与诗人浮沉命运,解唐诗、说唐史,还原心中大唐,走进恢弘却温暖的大时代。
文章插图
杜甫画像,见于《晩笑堂竹荘画传》登楼赋诗,是古人最喜欢的事,也是最难的一件事。因为若此前有名人名句、名篇名著,想要后来居上,则何其难也!连“诗仙”李白登黄鹤楼都要搁笔,那么“诗圣”杜甫又会如何呢?当五十七岁的杜甫登上岳阳楼时,他的平实内敛,他的沧桑博大,早已让他能够超越一切。我们今天就来赏读的杜甫的千古名作《登岳阳楼》。诗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上岳阳楼的时候,已有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的雄词伟句。此时此刻,杜甫会不会像李白那样搁笔而叹呢?当然不会。因为这时登岳阳楼的是老杜,而当年登黄鹤楼的是小白。当小白后来变成太白的时候,也已然有了超越。就律诗而言,杜甫晚年所作这首《登岳阳楼》,不只从格律,而且从即景抒情的意境、“诗言志”的胸怀与抱负,以及诗可以兴、观、群、怨的最高格局来看,都可谓是典范中的典范、诗中的诗。
文章插图
清代嘉庆《巴陵县志》岳阳楼图那么,这首五律的奥妙到底在哪里呢?首先第一联,看似毫无稀奇之处,平平道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首联用的大概是一种最平实的写法了。明明是在写诗,却是一种散文的笔法,仿佛单纯是客观的记录。此时登楼,心境不可曰不喜,也不可曰不悲,甚至不可曰喜亦不可曰悲。仔细揣摩,却又别有洞天。按照律诗的技法,颔联、颈联要求对仗,而首联、尾联并没有严格的对仗要求。但这一联看上去纯是客观叙述,“昔闻”对“今上”,“洞庭水”对“岳阳楼”,平平淡淡之中却对得极其工整,在一片平实之中已暗藏天地。杜甫于律诗的创作,既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勤奋,又有无与伦比的天赋。他这首晚年所作的《登岳阳楼》和他早年所作的《望岳》对比来看,在诗歌的创作技巧和创作天赋上是何等的呼应。两首诗的首联都以散文笔法起句,《登岳阳楼》说“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而《望岳》则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种问答的句式,更是典型的散文笔法。又如他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也是散文的问答方式,起句平实内敛,却又包蕴无比丰富,内中自有天地。当然,杜诗中也有奇峰突起,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样陡起壁立、令人耳目一新的起句。可见,或奇绝,或平淡,在杜甫手中已是驾驭自如,履险如夷呀!首联平实而不平庸,接下来的颔联片刻另开天地。“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是裂开的意思,所以解读第三句,向来说洞庭湖浩瀚无际、波涛连绵,像把吴地与楚地,一向东、一向南,给裂开了一样。这是写洞庭湖水的苍茫之力,仿佛把吴地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把楚地挤向了南边。这一解释是最通行的解读,但我从文字上反复推敲揣摩,觉得这种说法虽然已成定论,但似乎还没有理解杜甫的原意,没有达到杜甫的境界。
- 大位$明代宗朱祁钰:来自父亲平叛的艳遇,偶然登上大位,却用一生来还
- 陆游#陆游蕴含哲理的一首诗,第二句成千古名句,道出了命运的奇妙
- 稀为贵@62岁的白居易终于抱上了外孙女,开心写下一诗,对出一个千古绝对
- 刘氏#李白一生娶了4个老婆,为何都悲催还有一婚外情,留下千古佳句!
- 千古好诗!千古好诗!全诗只有二十八字,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比毫不逊色
- 冯德英|著名作家冯德英病逝!代表作《苦菜花》曾入选小学语文教材
- 诗词#7位幸运诗人,只流传下来一首诗词,却成千古名作
- 崔莺莺#元稹沾花惹草,却求崔莺莺复合,崔莺莺用一诗回绝,骂出千古名作
- 考生!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对联,真是千古绝对,至今无人能对下联
- 冯著|这十二首诗词,仅凭一句结尾,便成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