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胜!走进宝藏村镇丨乘互联网东风,“中国风筝第一村”年产值2.8亿( 二 )


王兴胜说,做纯手工风筝的窍门,一个要有兴趣,再就是得坐得住。他做风筝,常常一天就坐上十几个小时。一个龙头风筝骨架,分为龙鼻子、舌头、眉毛等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要多次才能完成。王兴胜曾经为了做一个两米多高的龙风筝骨架,花了整整二十多天。从框架到细节,来不得半点马虎。光“龙头”,就要用50多块小竹条,每一条讲究不同的长度和弧度。王兴胜点燃一盏酒精灯,把竹坯放在火上烤了一会儿,用手轻轻松松便拿捏出想要的弧度。
王兴胜遗憾的是,自己小时候没有机会学习画画,所以风筝骨架都是他一点点琢磨和反复实践完成的。除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风筝,王兴胜也在创新,屋子里挂着各式各样的创新产品,其中一款猪八戒的风筝骨架就是他自己设计的。王兴胜也在努力适应市场需求,但是传统手工风筝还不能完全用机械化代替,这也是他一直在坚持的原因。
互联网让风筝飞得更高更快
王家庄子村很多风筝加工厂都经历了风筝销售量的波折,他们最羡慕的就是村里做电商的脑子活泛的年轻人。2017年,由于村里的电商平台越来越多,风筝打开了更宽广的销路。随后的几年里,王家庄子村的电商从两三家到了百余家,并且在2020年大见成效。
王兴胜!走进宝藏村镇丨乘互联网东风,“中国风筝第一村”年产值2.8亿
文章插图

大学生王振林回村做电商。
【 王兴胜!走进宝藏村镇丨乘互联网东风,“中国风筝第一村”年产值2.8亿】28岁的王振林,是王家庄子村合利风筝厂的负责人。2014年,大学生王振林回到王家庄子村,帮助父亲打理风筝产业。在父亲的支持下,王振林先是开了一家淘宝店做风筝的批发业务,一年后又在天猫开设了自己品牌的风筝旗舰店。王振林属于村里第一批做网店的,他“一边学习,一边上岗,摸着石头过河”。
2020年疫情期间,虽然线下分销商的订单逐渐减少,但线上电商平台的订单明显增多,王振林的网店也红火起来。王振林说:“店里的风筝日销量突破了2000只,当时父亲也觉得很不可思议。”父子俩一个负责线下,一个负责线上,成了放飞梦想的最佳“合伙人”。
现如今,王家庄子村80%以上的风筝加工厂都有了自己的网店,实现了线下线上同步销售。原先的旺季就是清明前后,现在风筝在线上获得了更长的“旺季”,一只只“潍坊造”风筝搭乘着电商的“春风”飞向世界各地。
攥紧风筝线,飞出新花样
在王家庄子风筝馆展示了这个村的“风筝史”。王家庄子四村支部书记王振华说,村里做竹编的传统风筝,得有几百年历史了,真正成为名片是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据王振华介绍,在王家庄子村,从事风筝产业的有2000多人,年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王家庄子村的风筝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还出口伊朗、阿富汗、欧美等世界各地。
在今年的潍坊风筝会,王家庄子村的放飞队也将“放飞梦想健康中国”的风筝放飞于空中。风筝产业的发展,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并且逐渐吸引年轻人回村创业就业。
王兴胜!走进宝藏村镇丨乘互联网东风,“中国风筝第一村”年产值2.8亿
文章插图

坊子工业发展区副主任韩普庆。
随着风筝产业的壮大,当地依托这一优势发展起了乡村旅游采摘。王家庄子村也面临转型升级,一个是生产上升级,再一个是销售上转型。坊子工业发展区副主任韩普庆说:“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兴起,王家庄子的年轻人也开起了网店,办起了直播,红红火火,订单满满。后期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风筝馆周边打造一个集风筝扎制、销售、电子商务、绿色农业于一体的风筝特色小镇,大力发展风筝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