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再见爱人》:这届观众,为何热衷于“玻璃渣里找糖吃”?

观众|《再见爱人》:这届观众,为何热衷于“玻璃渣里找糖吃”?
文章图片

《再见爱人》豆瓣评分页面 。
在钱钟书的《围城》中 , 人物赵辛楣曾发表过一番针对婚姻与旅行的“宏论”:在他看来 , 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完全是次序颠倒 , “应该先旅行一个月 , 一个月的车马劳顿 , 风尘仆仆以后 , 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 , 彼此厌恶 , 没有翻脸吵嘴” , 方有望实现一桩靠谱的婚约 。 倘若婚前旅行有此重要意义 , 那么 , 当一段婚姻走向解体 , 昔日的伴侣即将分道扬镳 , 一次共同的旅行又将意味着什么?如果婚前旅行堪称婚约的试金石 , 一场“失婚”过后的旅行又能否成为婚姻关系的显影剂 , 为曾经的爱人们找到渐行渐远、终至歧途的症结?近期由芒果TV推出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再见爱人》便尝试呈现出这样一场别样的旅程 。
作为婚姻观察类综艺 , 《再见爱人》自播出以来引发了居高不下的关注度与话题性:每期节目所涉及的现象与议题屡屡登上微博热搜榜 , 情感、心理、娱乐等各类公众号也纷纷以嘉宾们的表现为案例做出跟进式推送 。 而在豆瓣等平台 , 这档“离婚综艺”的评分也普遍高出了近期以甜蜜爱情、幸福婚姻及和谐亲子关系为主要展现内容的真人秀综艺 。 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 如文化研究学者们所指认的那样 , 流行文化的生存要义在于对公众需求、期待视野的积极迎合与主动创造 , 从而其本身也有可能成为透视时代精神文化特质与症候的窗口 。 在这个意义上 , 《再见爱人》的题材选择、呈现手法及其热播现象本身或许便从某一侧面较为深致地传递着时下都市中青年群体对亲密关系的诸种想象与困惑、多样的渴望 , 以及重重的忧虑 。
“亲密关系”的理解与呈现
作为社会性动物 , 人无法脱离社会关系网络单独存在 , 而构成这些网络的种种人际关系常具备流动性特征 。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变迁无不影响着各类人际关系模式的存在状态及变化轨迹 , 更左右着具体时空情境中个体和群体面对、处理这些关系时的心理、方法与姿态 。 具体到婚姻场域 , “亲密关系”的形成演变愈发成为决定现代婚姻形态走向的核心要素 。
在心理学家罗兰·米勒看来 , 亲密关系因具备了解(knowledge)、关心(care)、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相互一致性(mutuality)、信任(trust)以及承诺(commitment)六种成分而区别于一般的人际关系 。 它往往发生在朋友与爱人之间 。 相比之下 , 后者的关系或许更具持久性 , 也由于婚姻的缔结带有了某种契约意味 。 米勒认为在现代社会 , 正是亲密关系为个体提供着“有意义且持久的社会支持网络” 。 与此同时 , 同所有其他人际关系模式一样 , 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是规范亲密关系的社会标准 。
观察亲密关系在时空及文化氛围中的改变亦是《再见爱人》在较为宏阔的视野中寻求的立足点 。 第一期开篇 , 节目即以剪裁新闻报道及采访的形式呈现出中国社会近年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趋势 , 以及“离婚冷静期”等新政策的实施为人们婚恋观带来的影响 。 比起婚姻外在形式的转变 , 更值得仔细捕捉的或许是人们在这一过程中诸种复杂暧昧的心态 , 以及不断产生的疑惑 。 比如 , 我们对“另一半”的爱慕与渴望是否仅仅是用以掩盖自恋的假象?婚姻关系的建立对于爱情究竟构成了促进还是消耗?所谓“永恒”的承诺是否越来越虚妄?我们能否通过一段良好亲密关系的建立变成“更好的自己”?反之 , 在关系中经受的压力与挫败 , 又是否会对个体的自信心与安全感构成摧毁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