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家|今日批评家|刘涛:?论文学评论家应具整体视野( 五 )


刘涛的这一“文学/ 历史”观念 , 不由让人想起有周一代的“采诗”传统 。 而他在《论文学评论家不可志为文学评论家》一文中也曾以周代的“采诗之官” 自况 。 他认为“采诗之官”与“文学评论家”可谓“名异实同” , 因为“采诗之官行于四方 , 搜集民谣民歌 , 当然不是为了比较哪首遣词造句优美 , 研究有几个流派 , 各呈现什么风貌 , 而是由诗而判断政治 , 由歌谣了解民风 , 知民心民情 , 其意在了解当代 , 备王省察更正” 。 刘涛从事“文学批评”的立意与用心 ,由此可见一斑 。 而“眼光来自古典 , 用心始终在当下”(黄德海:《〈访落集—— 文学史“通三统”二编〉序》) , 也正是刘涛留给友人的普遍印象 。
对于“备王省察更正”的“文学/ 历史”观念 , 恐怕在时人中不免会存在争议 。 不过作为一种个人选择 , 其实无可厚非 。 而且经由“采诗”而“观风”的学术追求 ,对于调整当下文学批评高度专业化的局面 , 更是不无直接且深刻的启示作用 。
王汎森总结刘咸炘“偏好用‘纵’‘横’这一对观念来解释‘风’之形成” , “‘纵’ 的是‘时风’ , 也就是人类在历时性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变化;‘横’的是‘土风’ ,是地域、环境、土俗等因素”(《“风”—— 一种被忽略的史学观念》) 。 是故 , “观风”自然也就具有“纵观”与“横观”两种方式 。 在刘涛的五部著作中 ,贯穿的思路其实主要有两种 , 一是他提出的作为“一种文学史实验”的“通三统” ,二是对于70 后作家的追踪阅读与系统批评 , 大致正可与这两种“观风”方式相互对应 。
“通三统”本为学者甘阳重新激活的一个公羊学中的传统概念 , 用来阐释“孔夫子的传统 , 毛泽东的传统 , 邓小平的传统 , 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 。 (甘阳:《关于“通三统”》 , 《通三统》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年版)此说在学界影响很大 。 而刘涛不惧“影响的焦虑” , 毅然借用 , 并且先后推出两部以“通三统”命名的著作 。 在他看来 , “今天的诸多问题发端于晚清 ,欲理解现在或可回溯至晚清 , 欲理解晚清 , 亦可看现在的境况”(《〈“通三统”—— 一种文学史实验〉·导言》) 。 他的“通三统” , 指的便是将晚清以降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三者合而观之的学术思路 。 如果说他的博士论文《晚清民初“个人—家—国—天下”体系之变》是为这一工作所做的准备的话 , 那么他的“文学批评”则是对此进行的接续与回应 。 而这无疑正是一种“纵观”的努力 。
至于“横观” , 在刘涛的著作中 , 则以《瞧 , 这些人:70 后作家论》为代表 。 在这部著作中 , 他先后论述了五十余位70 后作家 。 其中既有知名作家 , 也有创作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新人” , 还有若干在全国范围内暂时声名不彰却足够具有个性的地方作者 , 以及一些不以创作著称但有作品问世的“批评家”同人 ,等等 。 对于每位作家 , 他都力图捕捉到其独特面向 , 进而在此基础上汇聚出一张“众声喧哗”的70 后作家群像 。 他继而通过生动呈现一个时代的作家的复杂状况 , 切入对于这一时代的思潮与时势的把握与分析 , 达致“横观”的目的 。
值得一提的是 , 刘涛在关注“经典”作家作品的同时 , 也投入了极大精力阅读与讨论“边缘”作家作品 。 这一方面当然是“文学批评”的使命使然 , 因为批评实践的目的之一便是发现好作家与好作品 , 为总结文学经验进行初步清理与爬梳 。 但另一方面 , 在刘涛那里这还与其“观风者”的自我定位紧密相连 。 王汎森发现:“刘咸炘认为历史贵在能见‘生民’与‘风俗’” , 他“屡屡提到风俗、小事之重要” , 所以对于“观风者”而言 , “不能只看政治 , 还要看民俗” 。 (《“风”——一种被忽略的史学观念》)在这一点上 , 刘涛也充分进行了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