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的青春之路

如花美眷 , 似水流年 , 闲寻遍 , 在幽闺自怜 。 很多时候 , 传统戏曲艺术恰如《牡丹亭》里所写的那样 , 养在深闺人未识 。 曾几何时 , 戏曲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 , 痴迷了中国人两百余年 。 它将文学、音乐、绘画、书法、舞蹈、服饰、曲艺、武术、杂技等众多艺术和技术融于一炉 , 堪称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精华之结晶 , 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艺术审美和文化精神的基因密码 , 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 但辉煌过后 , 戏曲曾经也有过极为低迷的时期 , 观众的大量流失 , 演员的青黄不接 , 缺少与时代审美与艺术精神产生共鸣的优秀作品……都让曾经的流连婉转 , 隽永雅逸 , 成为孤芳自赏的明日黄花 。
任何一门艺术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 , 必须与时俱进 , 戏曲当然也不例外 。 毋庸置疑 , 戏曲曾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 却也在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快速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 穷则变 , 变则通 ,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 当代戏曲人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 , 一方面学习借鉴新兴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技巧 , 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与时代精神与审美标准相结合的作品 , 激活传统 , 守正创新 , 移步不换形 , 力图破圈 , 以此扩大戏曲的观众群和影响力 。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热映与好评 , 离不开这部“旧中有新 , 新中有根”的粤剧舞台剧多年来的成功探索与舞台实践 。 而古老的昆曲艺术 , 自青春版《牡丹亭》问世以来 , 不仅成为青年观众最多的传统戏曲剧种 , 也带动了诸如《浮生六记》等新编作品的成功 , 一时间姹紫嫣红开遍 , 再不是断井颓垣 。 再如一向拥有最多观众群体的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 , 一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连台本戏《甄嬛》 , 一经问世即成市场“爆款” , 历经八年依旧久演不衰 , 所到之处吸引大量年轻观众为之痴迷……这些年来 , 多部既具有戏曲艺术精华 , 又不乏时代感的舞台艺术佳作应运而生 , 依托经典 , 青春表达 , 突出情与美 , 成了古老戏曲艺术在当今凤凰涅槃 , 浴火重生的关键所在 。
|传统戏曲的青春之路
本文图片

情之所至 , 老戏新唱
尽管《白蛇传》是一部自明代起就传唱至今的民间神话故事 , 但粤剧《白蛇传·情》 , 从题目上就点出了其“旧瓶装新酒”的主题 。 虽然人物、故事不曾改变 , 却在一个“情”字上做足了文章 。 在最初的民间故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 , 白蛇与青蛇是妖孽的代表 , 法海则由于私人恩怨的原因 , 揪住两人不放 , 甚至成为全剧最大的反派角色 。 而许仙(原名许宣) , 一开始也并非至情至性的多情书生 , 相反显得懦弱、胆小、惜命且怕事 , 总之 , 一切世俗男性在感情、家庭问题上的不真诚、不坚贞 , 乃至面对困难的游疑怯懦 , 在许仙的身上都能看到 。 甚至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断桥重逢” , 事实上也是法海故意的安排 , 目的是要等白蛇产下孩儿之后再置其于死地……从最初的善与恶 , 真与假的对比博弈 , 到之后舞台上相对弱化的处理 , 甚至对白蛇与许仙的“洗白” , 由此可见戏曲艺术本身对于真善美的向往与表达 。 曾经有人说过 , 或许由于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不圆满与不美好 , 因此在红氍毹上 , 更多的是体现了中国人对大团圆 , 对皆大欢喜的追求、喜爱与向往 。 这也正是中国戏曲的精神价值与审美追求所在 , 通过唱念做打、手眼身法 , 讲述的中国故事 , 中国情感 , 一定是尽量美好、善良且圆满的 , 无论剧情多么曲折跌宕 , 最终 , 绝对逃不出“善有善报 , 恶有恶报”这句话 , 观者因此也得到最大的精神愉悦与情感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