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黄檗明月 禅心一片——隐元禅师与中日黄檗文化

黄檗|黄檗明月 禅心一片——隐元禅师与中日黄檗文化
本文图片

观众观展 。
东南网7月14日讯(福建日报采访人员 郭斌)由省文旅厅、省外办和福州市共同主办的“一脉传承 花开两邦”——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黄檗文化展 , 近日正在省美术馆展出 , 每天都吸引许多市民前往观展 。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 , 福清人隐元隆琦禅师携弟子东渡日本传播佛学经义 , 带去中国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 在中日民间交往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闽日两座黄檗山的因缘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 , 鉴真和尚以66岁高龄东渡日本弘法 , 创立律宗 。 900年后 ,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高僧隐元禅师 , 又以63岁高龄东渡传禅 , 创立黄檗宗 。 隐元禅师在日本弘法20年 , 以他为核心的黄檗禅师和黄檗外护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印刷、音乐、武术和医药等领域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传入日本 。 两次东渡 , 泽流后世 。
隐元名隆琦 ,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于福清县灵得里东林(今福清市上迳镇东林村) 。 明崇祯六年(1633年)十月 , 费隐通容禅师(1593—1661)任黄檗山住持 , 隐元禅师任“西堂” 。 明崇祯十年(1637年)一月一日 , 隐元禅师接受众请 , 为黄檗山住持 。 他在任职期间 , 倾力于伽蓝的重建 , 使黄檗山成为规模宏大的十方丛林 。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十日 , 隐元禅师从黄檗山出发前往厦门 。 郑成功听说隐元东渡弘法 , 出资相助 。 当年六月二十一日 , 郑成功的军船(当时叫“国姓爷船”)从厦门出发 , 隐元禅师等三十人即乘此船东渡 , 于七月五日晚安抵长崎 , 受到日本官员及僧俗大众盛大欢迎 。 第二天 , 隐元禅师就在东明山兴福寺开堂演法 , 僧俗男女顶礼膜拜 , 络绎不绝 , 极一时之盛 。
日本万治元年(1658年)十一月一日 , 隐元禅师在江户城觐见日本幕府家纲将军 。 次年五月八日 , 以德川第四代将军家纲为檀越 , 以隐元禅师为开山祖的新黄檗山寺院正式建成 , 并命名为黄檗山万福寺 , 以慰隐元禅师报国怀乡之意 。 寺内各项规章制度与唐制一样 , 诵经说法、撰文立说 , 全部采用汉语 。 从此 , 隐元禅师及其弟子就以日本黄檗山万福寺为大本营 , 向日本各地弘法传禅 。 该寺的创立 , 标志着日本黄檗宗这一新宗派的创立 。 作为日本江户时期影响力较大的佛教宗派之一 , 黄檗宗逐渐渗透至社会的方方面面 。 此后 , 在中日禅僧中即以福建的祖寺称为“古黄檗” , 日本的新寺称为“新黄檗” 。
日本黄檗宗自创宗以来历时300多年 , 宗风鼎盛 , 门徒众多 , 曾在各地建寺1000多所 , 目前属于黄檗宗的寺院还有500多所 。 中日两国佛教徒之间的法情友谊 , 源远流长 。
流芳东瀛的中华文化之光
作为日本黄檗宗的祖庭 ,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是隐元禅师东渡振锡之地 。 “黄檗文化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的综合性文化 , 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互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可以说是中日两国民间交流的一个桥梁 。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方丈定明法师日前告诉采访人员 , 自1654年隐元禅师应请东渡日本开创黄檗宗以来 , 共有16任方丈从福清黄檗山跨洋过海 , 赴京都黄檗山任住持 。 此外 , 还有近80位高僧 , 被写入传法的传记中 。
“纵观黄檗文化的传播 , 东渡人数之多 , 时间持续之久 , 空间跨度之广 , 文化传播种类之多元 , 诚所罕见 , 这是两国民间交流互鉴的一座典范 。 ”定明法师说 。
为加强在省级层面对黄檗文化研究的指导和统筹 , 2021年 , 经省民宗厅批准 , 由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牵头 , 正式设立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 。 经福清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 当地成立了统筹黄檗文化教育培训的黄檗书院、统筹黄檗学术研究的黄檗学研究会 , 正式创刊了《黄檗学特刊》 。 专门研究黄檗艺术的黄檗书画院也在筹建中 。 目前 , 省内已形成了黄檗文化普及、黄檗学术与黄檗艺术研究融为一体的文化研究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