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向前|偶然的发现,将广西的水稻栽培史向前推至约6000年前!( 二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
彭书琳:
叫那个民工 , 我说你提一桶水来看看这个泥巴里面有什么东西没有 , 那就提了一桶水 , 把那个泥巴一搅进去 , 哎 , 有炭化稻米浮在那里 。
发现炭化稻米的消息让整个发掘工地立即沸腾起来 , 大家放下手中的活 , 纷纷围了过来 。 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稻作农业遗迹和遗物是广西考古工作者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儿 , 大伙儿曾设想 , 哪怕只是在陶片上发现一粒谷壳的印痕就能满足 , 但万万没有想到 , 晓锦遗址找到的是最为珍贵的炭化稻米!
史向前|偶然的发现,将广西的水稻栽培史向前推至约6000年前!
本文图片

史向前|偶然的发现,将广西的水稻栽培史向前推至约6000年前!
本文图片

现场发现的炭化稻米
发现并培植农作物是人类迈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 所有重要文明的诞生都与人类发现并栽培赖以生存的主粮有关 , 探索稻米种植的起源也就是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 。
然而 , 当时广西的西邻云南发现有4000年前的稻谷 , 东邻广东的石峡遗址发现的稻谷和米粒距今近5000年 , 北边的湖南地区更有8000年前的稻谷被发现 , 唯独广西只是在距今2000年左右的贵港和合浦汉墓中发现随葬稻谷 , 却从未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栽培稻痕迹 , 这一度成为了广西考古界的一大遗憾 。
史向前|偶然的发现,将广西的水稻栽培史向前推至约6000年前!
本文图片

史向前|偶然的发现,将广西的水稻栽培史向前推至约6000年前!
本文图片

而晓锦遗址发现的炭化稻米 , 让遗憾得以圆满 。
由于考古工地没有专业浮选设备 , 为了更好地收集炭化稻米 , 考古人员只能问村民借来蚊帐布和水桶 , 把泥土按照不同的文化层刮出 , 分层存放 。 而后逐筐将捣碎的泥土倾倒在用蚊帐布做成的网筛上 , 两人手持蚊帐布四角 , 在水坑中反复荡漾 , 冲尽泥土后再用镊子从掺杂着细沙、石子的网筛上将果核和炭化稻米一粒一粒仔细拣出 。
史向前|偶然的发现,将广西的水稻栽培史向前推至约6000年前!
本文图片

史向前|偶然的发现,将广西的水稻栽培史向前推至约6000年前!
本文图片

晓锦遗址考古现场 挑选土层中的炭化稻米
连续淘洗了40多天后 , 考古人员成功获得炭化稻米三万多颗 , 它们不但是目前广西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一批史前稻作标本 , 还是我国岭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一批史前古稻标本 。 经闻讯赶来的广西农科院专家鉴定 , 这些稻谷属于亚洲栽培稻 , 尚处在栽培稻进化的早期阶段 。
史向前|偶然的发现,将广西的水稻栽培史向前推至约6000年前!
本文图片

广西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原所长
梁耀懋:
(晓锦遗址的炭化稻)它是比较 , 比较长粒 , 河姆渡那个炭化稻 , 它是圆粒 , 就是粳稻 , 粳米 。 我们(晓锦遗址)看到的炭化稻在粳稻和籼稻之间 。
谁在种稻子?
广西文物工作队先后对晓锦遗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 , 除炭化稻米外 , 还出土了一千多件石器、一万多件陶片、陶罐、陶纺轮等一批重要的文化遗物 。 因为文化遗物丰富、独具特色 , 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和价值 , 晓锦遗址被命名为“晓锦文化” 。 2009年 , 晓锦遗址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 2013年 , 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