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鸡肋”晁补之眼中的苏东坡( 三 )


【苏轼|“鸡肋”晁补之眼中的苏东坡】让我们再一次于词作为例 , 晁补之虽然多有师法苏轼之处 , 但绝非亦步亦趋 , 他力主“师心而不蹈迹”(《跋董源画》) , 本身他的个人气质也缺少苏轼豁达豪迈的襟怀 。 《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言道 , 晁补之“所为诗馀 , 无子瞻之高华 , 而沉咽则过之” , 魄力不够 。 这也从晁补之的角度 , 说明了苏轼在词的发展上 , 将描写风月相思、离怀别绪、男女恋情等内容 , 为之转变 , 开拓了词的界广功能和高华境界 , 且“苏东坡词 , 人谓多不谐音律 。 自然 , 居士词横放杰出 , 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 晁补之身后寥落 , 未得臻其师一流词家之境 , 也是有其学识襟怀的自身原因的 。
苏轼|“鸡肋”晁补之眼中的苏东坡
本文图片

《苏东坡全集》
让我们再一次以晁补之早年间在新城看其师苏轼的视角 , “眉山先生怀道含光 , 陆沉于俗 , 日与嵇、阮赋诗饮酒 , 谈笑自足 , 泊然若将终身焉” , 来进一步回顾苏轼纵情山水、潇洒自如、触处皆春、豁然达观的一生 。
覼缕道来 , 再想一想 , “补之”一词虽然不如“辛疾”“去病”一样赫赫大名 , 但终究也是“无咎” , 《易经》所求的不就是“无咎”吗?而《鸡肋集》之以“鸡肋”一词命名 , 无非是晁补之的自谦之词罢了 。 毕竟苏轼门下 , 又能有哪一位会是“弃之如可惜 , 食之无所得”之鸡肋呢?
而苏轼本人 , 不但自身是才华横溢、博大宏阔、襟怀坦荡、澹泊名利的千古第一才子 , 而且对于晁补之等这些苏派嫡传的培养、提拔 , 更是既认真又温和 , 循循善诱 , 谆谆教诲 , 并将识拔后进引以为平生一大快事 。 在坚持艺术风格多样化的前提下 , 没有将“苏门”搞成一个单一的文学流派 , 这种襟怀是十分可贵的 。 可以说 , 苏轼对苏门四学士的文学创作及文坛地位 , 是有着积极的长养沾溉作用的 。
(本文为第五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获奖作品)
苏轼|“鸡肋”晁补之眼中的苏东坡
本文图片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