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网络文学只是“网罗文学”?网文影视化谨防掉入“魔改”怪圈( 三 )


其二 , 网络文学将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 最终又能留下什么?有人认为 , 中国网络文学已经具备世界影响力 , 是“世界文化奇观” 。 更有学者专家表示 , 假以时日 , 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的“主流” 。 这两种论断重心不同 , 前者似乎在陈述某种事实 , 而后者带有预言意味 。 两者的共同点则在于 , 他们都不是在评判网络文学的价值 , 而是在期许网络文学的未来 。 以笔者之见 , 也许网络文学的发展会迫使人们调整某些固化的文学观念 , 还会留下不少有关文化产业链运作的经验教训 。 至于网络文学究竟能留下多少重要的文学“价值” , 则有赖于当下网络文学作者、评论者和阐释者的共同努力 。
(作者:徐阿兵 , 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如何走出“老虎吃天 , 无从下口”的困境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 , 网络文学获得迅猛发展 。 尽管近几年网络文学用户略有下降 , 但创作依然在高位运行 。 如今 , 全国网络注册作者多达1900万人 , 网络文学作品库存总量超过2500万部 , 网络文学用户为4.67亿人 。 网络文学还以强劲之势 , 向出版、影视、动漫、游戏、音频、舞台剧等领域辐射 。
和网络文学创作的繁荣相比 , 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则显得滞后甚至缺席 , 没能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文学批评指导创作、引领风尚的效力 。 当下的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与网络存在一定的脱节 , 往往不能迅速抵达网络现场 , 不能在网络上及时发声 。 现有的网络文学批评与研究成果 , 从论文到著作到项目多在线下以纸质的形式出现 , 而网络文学作品的发布是在线上 , 这之间存在严重错位 。 面对海量作者和浩瀚文本 , 缺乏应有的阅读量 , 对网络作家、作品缺乏跟踪式关注 , 批评与创作明显疏离 。
网络文学存在的弊端呼唤网络文学批评的指引 。 尽管网络文学创作也在自我提升和完善 , 尤其是近几年来 , 网络文学创作的现实感、责任感不断增强 , 但是网络文学依然存在低俗化、游戏化、快餐化、模式化的问题 。 这就需要网络文学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 , 从而净化网络文学空间 , 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学生态 。
网络文学就是汪洋大海 , 网络文学批评犹如大海捞针
网络文学批评的滞后 , 固然有客观难处 , 诸如网络文学门槛下移 , 导致前期筛选缺失 , 遂使海量作品涌入网络 , 使批评一时难以应对 , 阅读成最大的难题 。 但也有主观成因 。
从历史看 , 轻视通俗文学由来已久 。 小说自古被认为是雕虫小技 , 不登大雅之堂 。 到了明清 , 小说不断发展壮大 , 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 。 晚清将小说从“下里巴人”提到民族振兴的高度 。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提出白话小说是中国文学正宗的命题 , 但也是有雅俗之分的 , 即把小说分为雅文学和俗文学、纯文学和杂文学、严肃文学和娱乐文学等 , 这两者的地位不是平等的 。 直到后来范伯群等学者通过扎实研究 , 为现代通俗文学正名 , 不断完善现代文学的科学体系 , 积极倡导雅俗两种文学“比翼齐飞” 。
尽管如此 , 传统的惯性还是根深蒂固的 。 不少纯文学作家、批评家依然瞧不起通俗文学 。 网络文学自然属于通俗文学范畴 , 而且鱼目混珠 , 于是不少人对网络文学有一种潜在的轻视和偏见 , 甚至不屑一顾 。 比如 , “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还有争议;纸质文学的创作者被称为作家 , 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则被称为“写手”;有的批评家不承认网络文学是“创作”和“文学” , 只能称为“网文” 。 他们对网络文学不屑于评论和研究 , 也不进入网络文学现场 。 这种思想的轻视 , 必然带来对网络文学批评的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