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网络文学只是“网罗文学”?网文影视化谨防掉入“魔改”怪圈( 五 )


(作者:王卫平、付秋思 , 分别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
网文影视化谨防掉入“魔改”怪圈
曾经一系列改编自热门网络小说的影视作品成为市场焦点 , 引发一场持久的“网文IP”抢夺大战 。 后来“流量”开始发威 , 拥有超高人气的网文IP在全明星阵容的加持下 , 实现流量联合的爆款效应 , 收获不俗的市场反响 , 也让行业和资本尝到甜头 , 出现“网文IP影视化”的版权经营模式 。 然而 , 这股热潮骤然遇冷 , 曾被奉为市场保障的“大IP+流量明星”失灵了 。
其实这并不奇怪 , “网文IP影视化”的本质是从文字语言到视觉语言的转化 , 一部网文IP的改编是否成功 , 关键在于故事的呈现 。
文字叙事是一门利用想象力调动参与感的表达艺术 。 相比视觉语言 , 文字语言是“低语境”的、抽象的 , 往往蕴含着更大的信息量和更深的所指意义 , 引导读者从看故事到感受故事 , 再到体验故事 。 相较于传统文学 , 网络文学更加注重感官刺激 , 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联想空间 。 所以 , 网络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诸多脑洞大开的情节设定 , 这是网文的魅力所在 , 也是“网文IP影视化”的一大难点 。
视觉语言需要承担起将想象力合理化、具象化的责任 , 这对创作者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 。 编导要通过画面思维和艺术品位 , 对网文IP进行结构化的梳理和改编 , 使之在保留文学作品想象的基础上 , 进行更适合影视剧的视觉表达 。 而文艺产品的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载体 , 尽管投资规模和技术条件可以决定讲故事的方式 , 但不能替代讲故事的能力 。
近几年许多标榜“大”的影视剧 , 都以“大篇幅”来体现其分量 。 究其原因 , 主要是利益驱动 。 出品方以“集”为交易单位将影视剧出售给播出平台 , 剧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收益 。 因此 , 市场上出现不少篇幅越拉越长、剧情越拖越散的“注水剧” 。 曾经网文IP的版权价格一路飙升 , 加上演员的天价片酬 , “大IP+流量明星”的固定搭配成本飞涨 , 这也使得大量IP剧即便有原著作为框架也难逃被“注水”的命运 。
作为以网文为蓝本改编的影视剧 , “含水量”容易被量化 。 网络上现在流行一套用原著体量与剧集体量相比的公式 , 来推算改编剧的单集平均内容密度 , 即单集平均字数覆盖率 , 并认为内容密度越小的影视作品“含水量”越高 。 这样的评判方法固然有局限 , 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 即过长的剧集篇幅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做支撑 , 就会显得冗长空洞、言之无物 。 这是大部分口碑塌方的“注水剧”的通病 。 “注水剧”的症结在于“水” , 单凭剧集篇幅长短并不能衡量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质量 , 从根本上讲 , 故事内核和人物刻画才是影视作品的灵魂 。 因此 , 对网文IP的改编应当专注故事内容的深化 , 有扬有弃地对原著进行扩充和删减 。
纵观成功的IP剧 , 有高度还原原著的改编 , 但更多的是借了一个故事的核 , 保留原著中精华部分 , 对故事和人物进行更合理的演绎 , 丰富故事立意、理顺故事逻辑、丰满人物形象 , 其中把深耕故事内核放在首位 。 有的网络小说人物众多 , 故事线庞杂 , 在向影视剧转化过程中 , 首先将背景落地 , 为故事添置一个合理的发展空间 , 加强剧情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 让戏剧冲突和伏笔铺垫更加集中 , 也使得人物塑造更鲜活 , 同时将更多笔墨用于主要角色心理变化的描摹和成长轨迹的刻画 。
网络小说在向影视化作品转化的过程中常受到“毁原著”“魔改”等指责 , 这主要源于受众心理预期错位造成的认同感差异 , 反映的是IP剧存在“演不了”“改不好”和“不适合”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