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作家有约:杨舟平《漫话县城》( 三 )


熟人|作家有约:杨舟平《漫话县城》
文章插图
在县城,你能感受到与别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人们的口音和地方小吃,这也许就是县城地域特色最明显之处;在大城市,人们普遍说国语,到处是川菜、粤菜、鲁菜馆、海鲜城,而且千城一面,你一时半会分不清这是哪个城市。人们常说:去不了的地方叫远方,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家乡,生活在县城的人,县城就是家乡,老街道的古槐树就是乡愁,如此看来县城人是应该为子孙后代着想,造福的时候了,确实应少些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年轻时一心向往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但现在像我这年龄已不太喜欢大城市:人多车多,到处是人,到处喧嚣,开个车为找个车位急得人满头大汗,加上交通又十分复杂,就是按导航走一不留神也会走错路。坐地铁、坐公交得紧盯站牌,生怕坐过站或坐反方向;打的吧,半天不见一辆出租车,即使见了也不停车,手白招了;叫滴滴,又不会操作,到处微信、支付宝支付,手机里又不敢多存钱,总担心骗子会盯上,常常分不清东南西北,出门那才叫累。不像县城,开车到处乱窜,都是熟路,等红绿灯也只等30秒,到处都有熟人,停车基本方便,出租车招手就停,公交车也通到角角落落。肚子饿了,哪家馆子好,哪家小吃可口,如数家珍。想买东西,哪家超市商品放心,哪家店主心黑,心里都有一本帐。要看医生不用发愁,就那么几个医院几个好大夫,心中有数,甚至还有大夫电话------。
熟人|作家有约:杨舟平《漫话县城》
文章插图
当然,我也为目前的县城深深地担忧:县城人尤其好面子,面子之重甚至超过生命,一生为面子奋斗,为面子所荣为面子所毁,面子文化塑造出来的人,往往不能老老实实做人做事,爱慕虚荣和虚假,比如县城建设中的面子工程,中看不中用的大广场,疯狂拆迁、举债建设,杀鸡取卵式发展等乱象,都是急功近利的“面子”心理在作祟。县城人认熟不认生,人熟了就把办事原则置之脑后,潜规则大行其道,遵守明规则则被认为迂腐不开窍,导致遇事不是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找关系通融。市井市侩文化蔓延,有眼前而无长远,有精明而缺智慧,重利益而轻情怀,见权贵摇尾乞怜,见弱小盛气凌人!由此衍生一种小农意识,只求温饱,满足自我,画地为牢,固守私利。还有很迫切的诸如一切被房地产绑架问题、环保整治扩大化问题、失地农民进城生活艰难问题、县城无业人员生活无着问题、一味城镇化带来的治安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住院一床难求问题、假冒伪劣食品充斥市场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在逐步拉大问题,官商勾连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实实在在逐一破解,处于社会神经末梢的县城则会出现“基础不牢”,甚或“地动山摇”,但愿这不是杞人忧天。
熟人|作家有约:杨舟平《漫话县城》
文章插图
大城市有大地方的优势,小县城有小地方的方便。我总以为:大城市不宜再大了,否则城市病会接踵而来;小城市稳步发展,这是发达国家的成功之路,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一样,不急不慢,顺应规律,遵从天道。不因居住县城而固步自封,自卑或自大,做井底之见,不论身居何处,发自内心融入这个地方,适应这个地方,你会发现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这个地方,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只有稍安毋躁,安静生活才能感知生活的原汁原味。
作者简介:
熟人|作家有约:杨舟平《漫话县城》
文章插图
杨舟平,男,陕西凤翔人,高级法官、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理事、凤翔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从1986年开始创作,获市以上文学奖项数十次。 著有散文集《情关风月》等。